标签:
四川地震汶川 |
分类: 新闻路上 |
接连收到朋友们的慰问短信,没有回,是因为前几天在呆在无信号的汶川映秀,这应该是15号的日记了,没时间写,补上。
以后在四川的日记,我不记录悲惨,连灾民自己都不再哭,不记录救援,那是写给报社的稿子。我想记下的,是我眼中的灾区,危险、刺激,却不乏温情。
一:蜀道难
最近,电视里老播都江堰的画面,那是因为那里通车。真的灾区,要过河、要爬悬崖、要走泥石流,或者空投。映秀就是,紫坪埔大坝,将所有人阻隔在岷江之外。
14日,有幸坐上进灾区的冲锋艇,如果不是大灾难,这完全像一次旅游,崇山隐现的美丽比三峡有过无不及,但江上随处漂流的树木、衣帽却很难人心怀惬意,幸运的是,没有尸体。
上渡口,离映秀40里山路,这让我想起大年三十爬江西雪山,这个年跟山干上了。不比江西陡,绝比江西险,幸亏哥们练过,只是背上的一书包水,让人举步维艰。
出汶川,这是必经之路,每天路都在修,每天又在塌方,所以,当听到电视说从都江堰到映秀的路通时,请相信,它的持续力是一天。这条路上每天被泥石流砸下的老百姓的数字,在新闻报道里,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二:余震凶
映秀一如在电视航拍中看到的,一座被移为平地的山城。很悲痛,但以后的日记里,我会记录这里的一些温情和一些无奈。
也许是西藏事件的影响,这次的地震,对所有新闻人的态度,不排斥、不抵触,只要你有在此生存的能力。
这的确很考验人,所有和生活有关的东西,在这里全归零,1个兵一天的伙食是一瓶水,一块萨其马,一个记者一天的伙食,归结于你背了多少东西进来。
但更凶的是不停歇的余震,映秀四周是山,晚上挤在兵营的帐篷里,在轰隆隆、咣朗朗中睡觉,跟摇篮差不多,不过,处在没有睡袋或被子的大山的夜晚,这不是件舒服的事情。
三:
我很敬佩此次进来的众多女同行,虽然她们并没有负重,但在如此山路,她们需要付出的却不只是勇敢。
此行积累的最大知识储备是野外生存,少带饼干,太干,即便是压缩饼干,在野外,最需要的只是水,或者香肠,但给我最大教训的是,一定带睡袋。
16号回城,脖子和手臂被晒伤,跑到药店问,“有没治晒伤的药。”女医生很逗,一本正经的告诉我,“没有,时间是治疗伤痛最好的药。”(四川话)这可爱的四川人。
还有更可爱的,我跑到一家小超市问,“请推荐较好款防晒霜。”漂亮的女服务员马上指着货架上最贵的一款,“这个适合你。”采访紧急,我拿起就走,到车上抽空一看,上写:“小护士——女士专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