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中科技大学林少宫教授专题——梁晶工作室与人大经济论坛合作推出

(2019-12-14 18:14:56)
标签:

文化

教育

分类: 华中科技大学学者

华中科技大学林少宫教授专题——梁晶工作室与人大经济论坛合作推出

——梁晶工作室与人大经济论坛合作推出 

2007年5月22日

华中科技大学林少宫教授专题——梁晶工作室与人大经济论坛合作推出

有一种职业叫教师,有一种品质叫奉献,有一种收获叫敬重。这三点在林少宫教授的身上得到了完美与和谐的统一。不求扬名立威于海外大学讲堂,无心纵横驰骋于国内名利疆场,50多年来,林少宫教授一直孜孜以求,默默耕种在中国经济学教育这片沃土上。他不仅身体力行,为中国经济学发展贡献智慧,更为可贵的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甘为人梯,倾注毕生精力培养人才,却不图回报。洞察人才,伯乐难求。林少宫教授以敏锐的眼光发掘经济学可塑之材,悉心教诲,尽心提携。在他的培养下,他所任教的华中科技大学涌现出了一大批活跃于世界学术前沿的经济学者,包括田国强、谭国富、宋敏、艾春荣、徐滇庆、李东等。林少宫教授培养的学生,几乎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到海外学习现代经济学的中国学生,如今他们已经成为中外经济学交流的桥梁。林少宫教授的远见卓识缔造了中国经济学界广为传颂的“华中科大”留学现象。尽管自己学术成果丰厚,林少宫教授从来淡然处之。真正让他欣慰和自豪的是他的一个个优秀的学生不断向他报告成长的讯息。喜看桃李芬芳,在这一时刻,林少宫教授收获的是包括他学生在内的全社会人的敬重。林少宫教授的事迹感染着每一个从事经济学教育的工作者,它已经不再是林老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奉献精神的代表,一种崇高的现象。从林少宫教授身上,后继者可以学到太多的东西。 

我们希望这些发自肺腑的文字能加深年轻一代对老一辈经济学家的敬仰和尊重,希望中国经济学界能够有更多像林少宫教授一样的先生、伯乐和人梯,早日让中国的经济学教育跻身世界前列。也希望网友们积极给林老留言。

田国强: 感念师恩 记我的导师林少宫教授

谭国富: 林少宫老师与经济学研究生培养

徐滇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宋敏: 我与恩师林少宫教授

艾春荣: 师生情深

李东: 回忆林少宫教授的几件“小事”

 

详见梁晶工作室林少宫专题网页: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82128-1-1.html

 

2007-2008

2007-03-19 23:18:47 xiaowupo

对啊 有时一位老师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而好的老师的言行教导却能给人以终生受用的财富!!!!

珍惜身边的拥有,让我们一起来让生活更美好!!!

2007-3-20 12:22:00 liuw

祝林老师安康!希望更多的学有所成的、脚踏实地的数量经济学大师以林老师为榜样,回国发扬光大中国的数量经济学!中国的数量经济学必将在不久的将来迎来发展的春天和熟果累累的秋天!

2007-03-23 15:10:00 liyulintu

 “林老师一直教导我们要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不图名,不图利,并通过他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事实上,正是由于老师的这些人格魅力,使得我们这些学生都跟他建立了亦师亦友、亦父亦子的深厚情谊。”

一个有着良好师德的老师,这正是学生最需要的。

2007-03-23 15:29:00 foxdog

这样的老师已经很少啦。能遇这样的老师指点, 是福气啊!

2007-03-23 15:30:00 ycq9527

感谢有这样值得尊敬的老师! 

2007-03-24 8:30:00 mafon

我并不认识林少宫老师,但我以为老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影响深远。楼主所介绍的林少宫教授就是一个例子。

当老师首先是身正为范,处处是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而不是依靠说教。

CC: 218.107.132.126 2007-05-22 11:28:55

像林老和高老这样的前辈确实令人尊敬,不仅学生水准高,而且默默无闻为中国的经济学教育作出贡献。 

sy125.34.50.132   2007-05-22 16:39:36

同意楼上的,希望网站也多推出更多的经济学前辈专题,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

frozensky 发表于 2007-5-23 15:51:00

非常钦佩,先驱啊,为什么我们碰不上这样的老师呢? 

zxg0931 发表于 2007-5-23 15:59:00

育人成功的典范

scrupulous 发表于 2007-5-23 16:31:00

老师强,学生也强哈 

tm8760065 发表于 2007-5-23 16:48:00

中国的经济学的发展就应该有更多像林少宫这样的老师! 

柳色新 发表于 2007-5-23 17:10:00

看看什么是名师,这就是 !!

克西 发表于 2007-5-23 18:44:00

伟大的老师,向林教授学习,致敬!

peterf 发表于 2007-5-23 20:26:00

我个人是很钦佩林老师的,他翻译的古扎拉蒂的《计量经济学》堪称经典,向林老师学习。

why 发表于 2007-5-23 22:43:00

很敬仰林老师,以前在访谈中见过他老的介绍。中国的前辈大师们随着时间恐怕越来越少了。祝林老身体健康长寿!

ccfjm 发表于 2007-5-24 13:17:00

这样的好老师太少了!

jiaxi 发表于 2007-5-24 14:14:00

这几位学生太幸运le!!!

tutaotao 发表于 2007-5-24 17:25:00

林老非常朴实,我也见过几次,非常令人值得尊敬! 

ljt80008 发表于 2007-5-24 18:44:00

林老师翻译的《计量经济学基础》还在书桌上,此书对我影响颇深。感谢林老师!衷心祝愿林老身体健康!

majoqin 发表于 2007-5-25 16:54:00

深深的佩服林老的做人、做学术!!

祝愿林老长命百岁!!wish~~

suchanglu 发表于 2007-5-25 18:30:00

向林老致敬!!!!!

sxtc 发表于 2007-5-26 11:20:00

为华工有这样的教授感到自豪!

ziliaoxiazai 发表于 2007-5-27 09:36:00

哈哈,学界泰斗啊!

现在的中国缺乏老先生这样的学者, 即肯于做学问, 又不乏创新。

谢谢老先生给学界培养出这么多学生!

sdccycc 发表于 2007-5-27 16:42:00

现在这样的老师真是越来越少。

popo_lei 发表于 2007-5-27 23:33:00

为学为人,都是一品!

dongdongdou 发表于 2007-5-28 10:26:00

真强啊!敬佩!

aliu850114 发表于 2007-5-28 11:11:00

这是华工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

kk22boy 发表于 2007-6-7 23:29:00

好老师啊!

dbs222.240.165.133 2007-06-08 20:13:59

值得尊敬,应多推广。

Annabelle218.199.23.61 2007-06-10 00:45:11

看了林老的事迹,不是一个“感动”或是“敬佩”就足以表达内心感受的…… 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的严要求、高标准,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学者!我想以此来表达我对林老的敬仰之情!

wow221.235.159.203 2007-07-21 10:43:57

像林老师这样真正作学问的老师值得学习和尊敬。

Sherry219.136.226.108 2007-07-25 20:35:29

林老淡泊名利,勤奋治学,桃李满天下,无论从人品还是学术上来说,都不愧为一代宗师,向林老致敬。

Majoqin218.199.21.21 2007-09-22 14:39:49

您让无数有志青年寻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将有更多的年轻人因为您而获取成功!

了不起:222.143.24.197 2007-09-28 10:38:05

真了不起呀,中国正是需要像林老这样的人。

luonaerkun 2007-10-26 09:56

好人,好老师那!

良梁:222.213.236.210 2008-06-10 12:16:15

祝您身体健康,不愧为真正的经济学家,真正的大师。

hailu218.94.142.3 2008-07-29 19:53:31

伍德里奇的现代经济学观点是林老校的, 堪称计量经济学译著的经典了。但是伍德里奇还有一本横截面与面板数据的书, 林老怎么不参与了呢 现在由别人翻的那个版本好差啊!

王红建:123.14.87.216 2008-08-13 15:50:28


 华中科技大学林少宫教授专题——梁晶工作室与人大经济论坛合作推出


华中科技大学林少宫教授专题——梁晶工作室与人大经济论坛合作推出

 祝林老身体健康!有幸定登门拜访!学生定当努力学习,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够得到林老的指点!可否给我林老地址?我的邮箱: wanghongjian.8163@163.com 谢谢!

华中科技大学林少宫教授专题——梁晶工作室与人大经济论坛合作推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