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哭泣的城市

(2008-03-11 14:15:46)
标签:

城市建设

古遗迹

文化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分类: 随笔
 
    每一次去海南,都会被那些婀娜多姿、美丽无比的椰子树所深深吸引,并深深地、深深地沉醉其中。那种巨大的美感有一种强烈的震撼力,如春雨般轻轻敲打着我那本已平静如水的内心世界。
 
   因为椰树椰风,因此,对于坐落在南国的这座城市,从开始就喜欢再到眷恋。
 
    这就是这座城市的巨大魅力之所在。
 
    再回首我们身边和其他地方的城市,无论从城市的硬件与软件来看都似乎无可挑剔,都是高楼林立,绿树成荫,一个个新崛起的城市替代了往日的老城。可再细细观察,才发现不少城市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无论你去哪里,仿佛都是置身于一个地方,一样的高楼,一样的街道,一样的车水马龙,一样的绿色植物,一样的繁华,都是新崛起的。让人不想再出门,不想再去别的城市走走,甚至害怕或者干脆躲藏起来,什么地方也不去。
 
 
     想到这里,不得不让人忧思起来。在它们繁华的背后,仿佛听到从远处传来的叹息声,也仿佛看到一缕悲伤。不难想象,在这些如此相似繁华而交通拥挤的城市后面,它们曾经都有过多少记载着人类文明与发展的古遗迹呵!那时,无论我们去哪里,一定都会在不同的城市看到不同的文化风情与历史,比如我们现在已经很少再有的美丽丽江、阆中、周庄等,一个城市应该有它本身应该有的个性与特点,它走过的历史应该留下自己历史的痕迹,就仿佛每一个人都需要拥有一张属于自己不同的面容与个性一样。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外表的所谓美,那我们都去美容院整容,让眼睛鼻子嘴巴都一个样,那样的美还叫美吗?而况什么叫美,本身就没有它的定论与标准。
    
 
    不仅城市如此,不少美丽有序,铺垫着青石板的小城镇也同样几乎在瞬间遭到了破坏。春节期间去了曾在记忆里很美的一个小镇。结果,所有的秩序与平静与美丽都被现代的喧嚣所取代,再没有了小瓦房,青石板,也再没有了杨槐树,满街都充斥着买卖东西和摩托车的吵闹声,那里,已经变成了高楼不高,繁华不繁华,城市不城市,城镇不城镇的地方了。
 
   山东济南为了一个百年老屋,他们千方百计,广征意见,终于用现代的方法把那老屋保护起来了,既建设了现代城市,又保护了百年遗迹。还有上海、重庆等等大城市都在用这种先进的科学方法建设着我们的城市,保护着我们的古遗迹。
 
 
    加快城市与经济建设步伐无可厚非,也是势在必行的大事。可是,在所有建设的行为里,是否必须要用损失与破除什么才能叫建设呢?我知道,国外很多城市都是在几百年之上,他们城市里的树木或许比我们森林中的树木还大还高,我们的同胞为什么在踏上异国他乡土地时会被那里的美丽惊呆和震撼,以至于流下泪水来?那就是别国强悍的城市魅力。那些城市是一个成熟的城市,仿若一个静静的老人,从而成为人们心灵与身体栖息的地方。而我们大多城市象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浮躁、喧嚣而动荡着。难道那些欧美国家就没有发展没有建设吗?这于我们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为一个城市的建设,首先得本着科学的发展观,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建设城市、规划城市可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呵不得有一丝马虎,应该由专家学者通过长期考察后再具体行为.而作为政府部门应该以服务为前提。前不久听说某城市的花园在三年内重建了好几次,前任官员下令说那街心花园必须建,当地财政很快投入好几百万刚刚建好,新上任的官员要求立即拆除。当地财政又赶紧拿出几百万拆除。再后来,又换人了,那刚刚建起的街心花园又花巨资重建。真让人痛心!那些浪费掉的钱可以兴建多少所希望小学,支援多少灾区,解决多少下岗职工就业的问题呵?
 
    在全国来说,不知道有多少城市正在哭泣?我们的城市要的不是它是否表面繁华,而是要它是否以人为本,是否随着历史的前进在成长,是否凝聚着这个城市的文化……
 
     我们真切地期待着,我们生活的每一座城市都能真正美丽起来,并充满着无限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