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里,烛光闪闪,周围一片静寂,只有这样的声音随着移动的烛光如诉如泣般在空旷的地方响彻着——
“回来了吗?”
“回来了!
……
那是在为一个已淹淹一息的小男孩喊魂!L母母的小外孙病了,去了很多医院,吃了不少药都无效。那可是他们家的心肝宝贝呵,三代就那么个独生苗子!无奈之下,居然想到了在夜深人静时喊魂。不可思议的是,那盏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灯居然在喊魂后奇迹般的重新点燃!
也许,这就是喊魂的力量,这就是喊魂的魅力!
人只有有了魂才可以活着。
今天中午看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关注》节目,一个即将在我们中华民族消失的少数民族和她的文化让人又不得不想到了“喊魂”。那是我国最后一个独立的少数民旅——“基诺族”。那里有着悠久而独特的文化,她象一粒美丽的珍珠,镶嵌在我国云南省。遗憾的是,那些古老的民俗和动听的歌声等都在随着时间的远去、老人的渐渐离去和世俗金钱的诱惑而慢慢消失,只有一个七十多岁叫沙车的老人和他的三儿子在用他们所有的努力甚至生命在保卫誓死着。
最让人伤感处莫过于三儿子所言:
“文化是我们的‘魂’呵。难道人只是为了吃饭吗?为了这样的魂我们不得不去努力。可作为文化站,又是当地最穷的单位。为了保护珍贵的民俗文化,我们只有用自己可怜的一点收入去做。”而那位年已七旬的老人更是伤感,看到村里人都纷纷去外打工挣钱,年轻人不再会对歌,那神圣的“大鼓”也只有放在柴禾堆里,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也逐渐取代美丽风情的民居……真是痛心呵!他们父子所能做的就是花钱买录音机照相机、去政府呼吁。
保护悠久的文化和传统这块珍贵的“魂”难道不是政府最重要的职责吗?可为了吃饭为了钱,他们宁愿丢失这块更珍贵的东西。这是人类在进步还是在怎么着?
再把眼光放远一点,看看各地、各部门、各群体等,除了钱钱钱外,还有什么能够比它更重要的东西呢?那种把魂放弃了而去追逐平庸、世俗的作法已如一滩污水或多或少的开始渗透进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中去了。
如果用钱来衡量的话,有几多人在反思在掂量,我们放弃的才是真正最值钱的。之所以我们至今在国际上还享有地位,并令无数人神往,那就是因为有我们最为灿烂、最为骄傲、最魅力四射的瑰宝——中华数千年文化。
我们的民族真的需要喊魂了。抛开身外之物,穿越世俗城墙,把中华民族的伟大灵魂找回来,把属于我们自己的灵魂找回来——
回来!回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