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城市也象别的城市一样,从宁静走上了喧嚣,从简单变成了复杂,从古朴变成了现代。
这个城市的人们也象别的城市人一样,从宁静变成了浮躁,从简朴变成了奢侈,从贫穷变成了富裕。
可是,有一个群体却没有变,有一种情感也始终存在——
他们是我们二十多年的纯情朋友!
他们是默默辛勤耕耘在这个被称为华夏诗城的一个群体!
我们相聚在这个难得的秋阳里。
依然在二十年多年前的地方,依然还在诗仙李白永远的“家”里——《李白纪念馆》。
当年还是怀揣无数梦想的小伙子们,如今,人生的画卷里早已飘进诗人李白的气韵。李白纪念馆,这个处处都是诗人灵气的地方,已让他们满身都有诗人的沉静与豪气。他们用一种特殊的坚持固守在这个没有被浸染的绿色地带,二十多年里始终如一。他们的工作是在故土一种有名的“雾山石”上创作出以表现诗人李白诗词和山水的雕刻作品!朋友D的父亲带着他在这里上路,留下无数优秀作品与敬业精神的父亲已离我们而去,D又带着新人一起往前走。
二十余年里,在他们那把雕刻刀下不知道创造出了多少有着厚重艺术价值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分别成了这个城市在与国际友人或其他城市交流最有份量的礼品。他们的作品在国内也多次获奖,并成了诗仙故里的代表作。Y已是存列馆的主任,D则担当着雕刻业务组的重任。
懂老师不仅写得一手漂亮小楷,还写诗作赋,弹琴作画。他一气呵成的几千个甚至上万个小楷秀丽得让人惊叹,那挺立着的秀丽给人内心一种强烈的震撼。那天,知道了在这个美丽的诗城里活跃着数百个、数千个不同年龄层次的文学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雕刻艺术、音乐艺术等等各种艺术领域的人,他们以一种超然平淡的心态,在这个仿佛世外桃源里潜心于对文化艺术的追求。李白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升华。
因为有着这样燃烧着艺术生命的诗人故里的后人,才让这座华夏诗城更具生命力。因为有着这样的一种挚诚,有着这样的一种永恒不变的真情,才让我们感受到世间的美好与感动的幸福。
用手机拍了些镜头,遗憾的是没有拍到他们的雕刻作品。这里送给我的朋友们——
精湛的雕刻技艺
秀丽的小楷
漂亮的木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