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熟虞山瑞石涧

(2014-07-15 11:26:52)
标签:

瑞石涧

联珠洞

秦坡涧

桃源涧

石屋涧

分类: 常熟古迹

 

【常熟虞山瑞石涧】

 

       瑞石涧,位于虞山北麓原中峰寺西。涧长百余米,积石盘亘,水流湍激,境特险要。涧顶处有瑞石,巨大如屋,一半挑出崖外,形状奇伟,又名“坠石涧”。相传系铁拐李所移来。

 

常熟虞山瑞石涧

   宋明道元年(1032)邑人陈氏曾在此建瑞石庵,由此闻名。

 

常熟虞山瑞石涧

常熟虞山瑞石涧

      治平中,嗣部员外郎钱藻《重修瑞石庵记》云:“顶山之颠,直上绝险,有瑞石峭拔不可穷极,而龙母之冢,神龙之池,环窟其旁。”明嘉靖屈翀霄《春音集》曰,知县冯汝弼建亭其上。

 

常熟虞山瑞石涧

      在瑞石下方,有古人凿出的一块栖息地,遥想古人可在此读书,饮酒。抬头望去就是群山峻岭,田间劳作尽收眼底。

      
常熟虞山瑞石涧

      去年我整理虞山摩崖石刻中,在瑞石上意外发现了明代嘉靖戊戌年所刻的“瑞石”二字。虽然风化严重,但勾勒以后,恢复了它当初的模样,文字证实了瑞石的真身。

 
常熟虞山瑞石涧

常熟虞山瑞石涧

常熟虞山瑞石涧

常熟虞山瑞石涧

常熟虞山瑞石涧

常熟虞山瑞石涧

      瑞石之底则悬瀑如帘,清泉四溢,如漉万斛,曰“水帘洞”。嘉靖壬寅春,知县孟小溪等畅游此涧,孟氏引泉自酌并援笔题石命水曰“酌泉”。其后又有陈子芳者建“瑞石山房”。瑞石涧泉水原流经顶山寺,由翠珉桥下注顶山涧。


常熟虞山瑞石涧


       在涧之东百米处即为唐代龙殿遗址,尚存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所植古银杏一颗,胸径1.65米,其根部枯裂如桥洞,可容人进出,躯干则依然巍峨挺拔,屹立龙母峰之上,被称为“龙树”。它也是常熟境内最古老的古树(排一),与谢桥双忠庙银杏(排二)市区方塔街崇教兴福寺银杏(排三)。在古树前龙母墓遗迹。

 
常熟虞山瑞石涧


常熟虞山瑞石涧

常熟虞山瑞石涧

常熟虞山瑞石涧

 

       据《重修常昭合志记》载:白龙神庙原名(兴福寺)破山龙堂。唐咸通十三年,县令周思辑建,皮日休有记。到宋太平兴国四年,知县蒋文怿迁祠顶山寿圣寺西偏,文怿自撰记。

 

      大观中县丞陆韶之又撰白龙祠记。《记》曰:常熟县之顶山,世传梁天监元年有村姥居其东,孕而生白龙,失所往。三日,龙归,若就乳。姥怖而死,其家即所居葬之。既七日,大雷雨,冢迁于山腹,泉池泓演,木无栖禽。岁之五月,龙率来省,或见形山间,始必甚风雨,既留,则一境为之寒,邑人以此候之。唐贞观十年,龙尝斗黑龙于海虞山之东,山破,水泉出,其下有破山寺,今兴福寺是也。邑人因像事龙母子于寺西涧旁,水旱祷。焉本朝太平兴国四年,蒋文怿为县令,苦雨,祈龙而霁,令为之增埤冢封,浚治故池。既又卜迁其像,归诸顶山寺。

 

       民间传说,常熟之龙,生日也在五月十三,此见明屈翀霄《春音集》巻八《龙母灵湫》。据说每年五月十三日生日这天,龙王必回常熟省母,雷雨同行,故当地有“白龙瞟娘,必主雷雨”之说,该说见《常昭合志》。

 

常熟虞山瑞石涧

       龙殿景区具有独特自然景色,也是虞山寻古访幽的好去处。在龙殿西边,还有上世纪开采山石所留下来的石坑,面积之大,半世纪的地下水与山泉水沉淀,清澈无比。在蓝天绿树的衬托下更加显得跟海水一样的蓝。我给它起了个“小九寨沟”的美称。一到周末,慕名而来的游人络绎不绝。

 

常熟虞山瑞石涧

常熟虞山瑞石涧


常熟虞山瑞石涧

常熟虞山瑞石涧

常熟虞山瑞石涧

常熟虞山瑞石涧

常熟虞山瑞石涧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