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古镇》--- 常熟市谢桥镇!
标签:
老房子古镇老街常熟谢桥镇 |
分类: 常熟古镇 |
宋建炎年间(1127年)为建“双忠庙”同时植银杏树两株,至今有1010年,古银杏树高达30多米,圆直径3.15米,周长9.9米。目前为全市境内最大最古老的银杏树。1966年,因危及谢桥粮管所仓库,经上级批准,将北侧被累雷击成两半的一棵砍伐,现存一棵。
建于明代的关帝庙,建谢桥礼堂后拆除,现存200年古银杏树一株。
尚墅城:
宋建炎年间(1127年)谢桥镜内于福山塘东侧,临双忠庙百米处筑尚墅城,时有土城,城内有集市。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过长江经福山,在谢桥境内尚墅城筑烽火墩,谓尚墅墩。至明代,由于在福山塘架桥为谢家桥,渐成集市,尚墅城逐渐消失。建国后,尚墅城尚存,70年代取土制砖瓦消失。
聚龙桥:
位于汤家宅基(又名汤家桥),架于耿泾塘,贯通东西两岸。桥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年)系拱形桥(又称圈洞桥),用花岗石砌成。桥长16米,桥洞宽4.6米,桥面宽1.8米,两边台阶各10级。后因桥倒塌,改成石板桥。
永安桥:
位于谢家桥南,双忠庙北侧,驾于方浜塘口。临福山塘。永安桥鉴于明弘治十八年(1488年),系拱形桥(又称圈洞桥),用花岗石所建。桥长12米,桥洞宽3.6米,桥面宽1.4米,两边台阶各6级。圈洞两边有楹联一对,上联为“地接琴川绕远脉”,下联为“潮通福港亘长江”,现已毁。
退寇桥:
位于谢桥境内李家宅基和归家宅基,架于九制塘口,临福山塘。桥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年),系木桥,桥长约14米,桥面宽1.5米。退寇桥,因时任县令的王鈇与归家巷义士归雷联合击败倭寇后建造,故名。1980年填河拆桥毁。
万福桥:
位于谢家桥集镇南边韩家宅基,又名韩家桥,架于姚泾塘口,临近福山塘。桥建于清咸丰十年(1861年),桥长约10米,宽1.2米,条石结构,桥面为双块花岗条石铺设,桥墩为4条石柱,建造粗糙,据传,因清军急追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部而临时架建,俗称“立马造桥”。现尚存。
抗日碉堡:
民国二十一年,张治中第五军八十七师部分驻谢桥,并在谢桥境内构筑防御工事。
大毛桥村(南宋高神堂)毛桥小学内的五棵古银杏树(4棵明代1棵清代):
老街凌宅:
谢桥镇中桥东南堍,前们临老街,背靠市河,原为前楼及后厅二进,今存前楼一所,坐西朝东,用青石柱础,上层铺设楼板,后进改建。前进后门上设有砖雕门楣,镌刻有清嘉庆七年(1802)春,军机处四品大员邑人吴熊光所书“诒芬积善”4大字额。北侧外墙临中桥堍,通长砌四叠高花岗岩护墙石,高约1米,南侧外墙则设二叠石。
谢桥老街巷:
97年的老街印象也很深,我也走特意从老街上走过几次,依稀记得当时重叠的屋顶,老房子都紧邻在一起,显得深不可测苍老破败,老街与东边的新大街形成对比,一边的繁华热闹更显得老街的安静慈祥。2000年儿子在谢桥医院出生,我又去重温了下老街,还是那样。今天我再次走进老街,两边的楼房代替了原有的老式商铺。生活气息浓了,剩下的一些老商铺都是铁将军把门,难有往日的风情。
西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