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人文地理》2015年第1期

标签:
《环球人文地理》2015年第1期 |
卷首
004
环球论坛
010
011
大策划
012
消失了的楼兰古城留下了无数谜题,始终被岁月的面纱笼罩,答案未见分晓。古代的楼兰人建造了太阳墓地;他们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他们从哪里来?为什么最终会选择在罗布泊定居?他们是如何消失的?为什么留下了一座座葬在沙海中的船形棺木和谜一样的墓地?
016
026
036
第一看点
046
“在经济利益至上的风气席卷下,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唯有对文化家园有所坚持的文人,用笔墨复活了自己心中的故乡。”
人类
056
地理发现
062
无数会馆、钱庄、青楼、酒肆、茶楼、客栈、在洪江数百年的商业烟云中,演绎着或波谲云诡,或云淡风轻,或儿女情长,或温柔缱绻的人间百态。
人与自然
072
美国博物学家埃诺斯·米尔斯在落基山区生活了数十年,他长期深入荒野考察,熟悉当地的山林草木、飞鸟走兽。不仅如此,他还以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笔调,把自己在自然世界中的种种亲身经历写成了文字,本刊撷取其中部分翔实而有趣的篇什,以飨读者。
视觉21
082
“我从梅耶特温泉缭绕的雾气中半探出身子,感受着贾斯珀静谧的一刻,然后我走向停车场,我的妻子紧张地跑过来,远处传来女儿的尖叫声:‘爸爸,简直难以置信,山羊正在吃我们的车!’她紧接着大哭了起来。我捉摸不出那是怎样的场景,于是走近,眼前的情景真的让我大吃一惊:一群高山岩羊正在啃食轮胎,没错,那就是我们的车……”
手艺
096
宣德炉作为铜炉的代名词,被誉为“明代文玩之首”,曾兴盛一时,但由于历史原因,宣德炉的技艺一度失传,直到上世纪70年代,苏州铜炉艺人陈巧生经过十载的潜心钻研,终于使之得以复原,并发展出令人瞩目的“巧生炉”……
城市传说
106
“当一个海盗酣睡时,他的美梦不是死后上天堂,而是有一天能够回到他最爱的拿骚海港……”——加勒比地区民谚
风物志
114
一线手记
118
这是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地方——人们在河里捕捉到许多巨型鱼类,重量超过200公斤的不在少数;许多鱼类不仅体型巨大,还长着锋利的牙齿,从而演化出众多有关巨型食人鱼的恐怖传说;当地一些渔民在惊涛骇浪之间来去自如,仅凭缆绳就可以尽享湄公河丰富的天然馈赠……
128
自从宝岛台湾开放自由行后,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胜景便吸引了许多大陆游客深入探访。2014年春天,本刊特约作者踏上了环绕宝岛的骑行之旅。此行中,让他们难以忘怀的并不是美景美食,而是宝岛人民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热情和善意。
行摄记
138
在查春明眼里,西沙群岛的美远远胜过马尔代夫。这位被誉为“航拍西沙第一人”的摄影师,在近20年的时间里,无数次乘坐直升机翱翔在西沙群岛上空,用相机记录下了这片中国领海的点点滴滴,也为国家留下了宝贵的影像档案。
环球风度
152
西班牙隆达,一座建在万丈悬崖上的白色“天空之城”,充满异国情调和神秘色彩的“艳遇之都”,不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笔下 “最适合私奔的城市”,还是西班牙斗牛士的起源地和所有斗牛士的朝圣地,更是“世界上最美的六座小城”之一。
专栏
162
164
地球诗篇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