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石头会说话一一西安浅呼吸(4)

标签:
西安旅行/见闻山水美文文化杂谈 |
分类: 山水镜像 |
绕碑廊,抚碑亭,入碑窒,展眼在眼帘的俱是古时镜像,斯时观赡者想不转换身份怕也难了。面对这么多古文化典籍刻石,这么多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名碑,我的脑海里迅速充盈着一个博字。
博的一个例证是“录史”。如《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它用中文和叙利亚文记载了唐代基督教之景教由中亚传入的情况;《中尼合文之陀罗尼经幢》则是唐时中国和尼泊尔交往的实证;《唐广智三藏碑》记载的是一个印度僧人在中国的经历;《明德受纪碑》上的“大顺”、“永昌”字样,表明它是李自成年代之遗物,上面刻录着陕西大旱,“小麦每斗二两四钱,米每斗二两六钱”和“人食人犬亦食人”的悲惨景象……

博的另一例证是“存艺”、历代书法技艺。宋代摹刻的秦峰山刻石,原碑为秦国丞相李斯所书。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刻的“曹全碑”,是用秀美的隶书写的,被誉为汉碑精品。“汉熹平石经《周易》残石”,它保存了我国最早的《周易》文句,相传是当时著名学者、大书法家蔡邕以隶书书写,为汉隶之典范。
茫茫碑林里,我惊喜地发现了唐代怀仁和尚从王羲之遗留的墨迹中选集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著名草书家怀素的《千字文》,它们是书家珍品,可惜我不擅书,未作拓本珍藏;这里还存有欧阳通书写的《道因法师碑》,颜真卿的《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多宝塔感应碑》,柳公权的《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此外,宋起佶的《大观圣作之碑》(瘦金体)和清代翻刻的《宋淳化秘阁帖》等,俱是稀有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