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峡读岸

(2015-12-23 17:23:21)
标签:

情感

文化

分类: 新旧三峡
 
 

   

    乘船过往长江三峡,你除了惊叹滚滚江涛的磅礴气势,领略高山峡谷的雄奇壮美,可曾留意直接用身体拥抱江水的岸呢?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这样的岸是湖塘的膀子,它只能供才子佳人和闲散的游客倚附,其质地是柔软的,经不得风浪洗刷。

 

 

  三峡的岸,天生就是质地坚硬的岩石,其身心均是铜墙铁臂,它一旦领命抵挡江水,便毅然决然,再不肯退让半步。四百里三峡曲曲弯弯,八百里江岸如楚河汉界般傲然耸立,两岸相对仿佛约好了似地,死死将水流束成狭长的飘带,只是随着岸的呼吸的起伏变化,飘带的幅面时宽时窄罢了。

    伟岸三峡,的确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夔门天险处,白盐山和赤甲山双峰欲合,便把两岸塑成了“门”。杜甫老先生当年在草堂外观景,就知道川水从此经过莫想再那么放纵了。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

    “门”如锁,水被锁在“门”内,两边是坚不可摧的石岸,唯有一条限定的出口……于是,千年万载,水流冲撞夔门形成曲曲弯弯的三峡,“门”似的屏障便沿着夔门一直封锁到三峡的出口南津关。可以说,是三峡的高山伟岸造就了奔腾翻飞的峡江,汹涌浩荡的江涛印证着岸的坚韧和刚强。

 

 

  

    三峡伟岸,在瞿塘与江水是相互厮打着的,其激烈之程度,我们可从峡内河床扭曲的身影和两岸山体的凸凹形态看出端倪。短经16华里,江水的狂妄和任性虽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它遇着真正对手了,岸的坚韧明显地挫伤了它的锐气,使它有些气极败坏了;水到巫峡,岸将铁臂舒展着轻轻一抖,便在南比两端化作12把异常锋利的宝剑,欲将这条“恶龙”斩为几截。也许是山鬼报信,也许是老天爷怜悯,阳光将12把利剑的影子洒在峡谷了,江水惶恐着又一次发起冲锋,硬将纵横交错重叠在碚石镇两端的石壁划出累累伤痕……一口气奔跑数十里后,眼见着长蛇阵似的江岸依旧横眉冷对,江水蔫了,它喘息着懒懒地翻着身子向岸发出了求和的信息。

 

                                                                        古栈道

 

   

    岸呢,老是处在防守的位置,当然也不希望长久的战争。于是,水与岸相互松滞着神经的江段,便形成了著名的“黛溪宽谷”……
    从客观情形看,江涛在注入西陵峡后,性情似乎大变了。倘若没有岸的故意刁难(在江心设置品字型、之字型、跳板型障碍),它大抵不会再生事端的。从西陵峡的整个山形地貌分明写着四个字:水倚山势。完全是不甘寂寞的岸,在两旁挤压着江水、撵着江水往前奔跑。

 

                                                                           古栈道

                                                                        九龙奔江

                                                                  第一险境--崆岭滩

                                                                            累累纤痕

                                                                    纤夫石

 

    无论功过,不管是非,三峡的水与岸在我们人类生存的世界里,世世代代相互依念着厮打着仇恨着拥抱着,永不分离。

    它们的存在,不知是不是为了警醒我们世人少些争斗、少些怨尤、多些友爱?!
    哦,三峡伟岸,伟岸三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冬三峡
后一篇:文三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