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友张立先

(2013-01-29 11:01:03)
标签:

文朋诗友

说长道短

文化

分类: 岁月如歌

                      

文友张立先

                           卜元华

 

    1998年秋,我去参加一个笔会,从宜昌赶到清江隔河岩夜已深,负责会议的顾绍康先生指定我与张立先同住一室,他说,别人你不一定习惯,立先和你最合适。果然,立先和我一样,言谈少而不张扬,起居之间也无声息,我们一经交往,便很投机,几天下来,便形影不离了。住巴东那晚,我们俩沿着长江在黑漆中漫步,直到细雨霏飘,才回到住处。我盖一床被还觉冷,但也将就了。迷糊中,突觉重重一压,不知何时,立先跑出去又找床被子给我盖上。我没吭,心里特温暖。

  回西安时,立先送我到车站。

  我与立先的文学交流,是以读立先的作品为主。我们认识当年,立先的长篇报告文学《世纪之坝》出版,中国电力报约一篇书评,立先一口说定要我写,我认真读后,写了《厚重的风景线》;2005年,立先介绍新、老三峡的《神奇三峡》出版,中国水利报约一篇书评,立先再次向我招手,我写了《在山河巨变的日子》;立先的散文集《三峡拾韵》结集前,将厚厚一包书稿寄给我,要我提意见,我亦认真写了回复。我以为,立先是把创作、工作、生活都同三峡的命运系在一起的作家,他已出了十余本书,皆以三峡为背景,他不但工作、生活在三峡,心也在三峡。他用十几年时间,跑遍了三峡的山水城镇乡村,对三峡的地理、历史、文物、民风,对三峡工程及百万大移民,对新老三峡的方方面面,都了如指掌,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他的作品,充满对三峡的深情,也充满对三峡的专家式解读。立先的创作成果确是位居我辈之前。

  2001年大年初三,我正在川西旅行,观瞻了蜀山之王贡嘎山雪峰和垂悬的冰瀑,在雪山下泡完露天温泉,手机显示一个未接电话,是立先的,我回过去,他说,家里没人,手机也不接,心里不踏实。我告诉他我所在地,他问,从哪条路回?似有让我走三峡之意,因无准备,我说,原路。自从宜昌握别,他几次邀我去玩,都未成行,他是真想见我一面。

  2005年,国庆长假,立先携妻、女来西安,这是我们第二次见面,当我在人群、车流、雨伞的汪洋中,一眼看见走出站的立先时,便大喊其名。小我几岁的立先增了些白发,依然清瘦、精神,后面是他妻子小高,初见,便觉她年轻精干,热情随和。那几天阴雨不断,他们冒雨走乾陵、法门寺、兵马俑,由于车票难定,最终拿到的票提前了一天,走那天下午晴了,他们完全作了一次匆忙的雨中西安行。临走前一晚,他们来家中,小饮几杯,立先兴奋起来,讲了不少属于他专利的经典笑话,我这才看到忠厚、本分的立先俏皮的一面,小高说,立先常在会上顶撞领导,采用的就是这种冷幽默,在大家一笑一乐中说出真话,我想这是立先的直率,也是立先的智慧,想起那年去神农溪,一路上导游小姐唱山歌,文友们相互拉唱,后来有人说张立先的京剧不错,坐在最后一排的立先没法,只好来了段《空城计》,一下把全车人震了,在我听来,如同专业水平。真人不露相,立先的内涵深着呢!

   那年,顾绍康先生去世,我与已当了总编的立先联系,他二话没说,我们便再会于北京。先一晚到的立先找好住处来接我,却忘了问是西站或老站,便给我发短信,誰知彼时我已出省界,我的手机竟无服务。我早上六点多出站时,才想起西站的出站口太多,忙给立先打电话,咋也联系不上,只好往站外走。偌大的西站,人如密密移动的蚁群,我正茫然无策,却在滚动的人流中,面对面地晃出了立先高瘦的身影,微红的脸膛,我依然大呼其名,他说,收不到你的回信,我便冒然来了西站。我们都连呼,缘分缘分。中国电力报的姜晓澜女士接我们到八宝山,我和立先同蒙丧友之痛,一同送走了顾兄,一同去家中探望顾嫂,一同怀着淡淡的悲伤走过初秋的北京街头。当年,是顾兄把我与立先拉在一起,我们成为好友,也成为顾兄重病时最念叨的两个外地朋友。那晚,我们在北京一个城中村小饭馆临街对酌,我举杯对立先说:送走了顾兄,咱们还得保重。是的,我们的交往还很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颁奖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