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于青铜器陈列馆,凝眸一尊尊或高或矮、或大或小的青铜器皿,感觉是在试图与远古先人亲近。
就我有限的了解,古蜀国与中原商王朝并无任何藩属关系,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方国。商朝甲骨文中虽载有商军与蜀人作战的事件,只言片语,无从考证。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商朝贵族使用的兵器、权杖和刻有商朝文字的器物,斯时古蜀国之强大可见一斑。
行走在三星堆各展区,灵魂亦伴随着古蜀先民的脚步游移,眼帘心底皆充满疑惑。三星堆是迄今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却又象是中华文明之孤旅啊,其文明缘自何方?又缘何突然消失呢?
看来,这里的多项未解之谜,只能悬作猜想了——
猜想一,文明源自何方?
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到5000年前。但此前的文明起源何方呢?
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三星堆纵目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难道三星堆人来自其他大陆,三星堆文明有可能是“杂交文明”?
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四川盆地尚是一片荒蛮之地,居住着两个大的族群:东南部的苗蛮族和西北部的羌人。根据古羌人的传说,他们的祖先来自西北部的高原,他们到达现在的成都平原之后,曾与当地原始部落民族有过一段互相征讨的历史。后来,一个叫蚕丛的羌人首领称王,由于蚕丛有纵目,后来的羌人就铸了大量青铜纵目面具纪念他。《华阳国志·蜀志》:“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这似乎是古蜀人来历的一个较佳解释,但传说毕竟是传说。
还有一种说法:蜀王蚕丛原来居住于四川西北岷山上游的汶山郡。而这一地方“有碱石,煎之得盐。土地刚卤,不宜五谷。”直到近代,此地仍是严重缺碘、甲亢病流行的地区。甲亢病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眼睛凸出。因此,蜀王蚕丛很可能是一个严重的甲亢病患者,生前眼睛格外凸出。后人在塑造蚕丛神像时,抓住了这一特点并进一步“神化”,这或许就是蜀王蚕丛神像被刻画成“纵目”的原因。
猜想二,古都缘何消失?
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突然消失了。当历史再一次衔接时,中间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关于古蜀国的灭亡,人们假想了种种原因,但都因证据不足而停留在假设上。
水患说——三星堆遗址北临鸭子河,马牧河从城中穿过,是洪水肆虐的结果。但考古学家并未在遗址中发现洪水留下的沉积层。
战争说——遗址中发现的器具大多被事先破坏或烧焦,似乎也应证了这一解释。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器具的年代相差数百年。
迁徙说——这种说法无需太多考证,但它实际上仍没有回答根本问题:人们为什么要迁徙?成都平原物产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用灾难说解释似乎难以自圆其说。那么,古蜀国消失在历史长河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不久前越南北部的考古发掘,认为蒯洞遗址、义立遗址等几处古代文化遗迹与三星堆文化似有传承关系。公元前317年,秦军破蜀都,俘蜀王。蜀王子等数万人携家南逃,未知去向。
猜想三,神秘的器具来自何方?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表明古蜀国的原始宗教体系已比较完整。这些祭祀用品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特别是青铜雕像、金杖等,与世界上著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难道三星堆曾是世界朝圣中心?
这里出土的5000多枚海贝,经鉴定来自印度洋。有人说海贝是四川最早的外汇,有人说这是朝圣者带来的祭祀品。另有60多根象牙则引起了学者们“土著象牙”与“外来象牙”的争议。“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古蜀国,与外族存在礼议关系,意味深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