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念复真观(下)——丙戌拜山记(2)

(2009-11-26 21:03:05)
标签:

五云

败军

神龛

巧思

朱棣

旅游

分类: 山川行走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09/07/14/6/2009071417311519544.jpg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09/07/14/6/2009071417315337337.jpg

    最让人称奇的,莫过于“五云楼”了。
    奇就奇在五云楼全部是木结构,没用一砖一石,而且它共有五层,高达15.8米。
    奇就奇在每层的装修风格迥异,独具匠心。
    五云楼最负盛名的,就是它最顶层的一柱十二梁:在一根主体立柱上,有十二根梁枋穿凿在上,交叉迭搁。这一建筑学上的构架,历来受到人们的尊崇。
巧思缘自何处?
    为什么是一柱十二梁,而非十一梁或十三梁呢?
    想来,还是当年的主事者有心,“马屁”拍到点子上了。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09/07/14/6/2009071417363220982.jpg

    原来,朱大皇帝有十三子,唯有燕王朱棣成了真正的“顶梁柱”,他顶十二太子,不就撑着大明江山么?
    崇道,令三十万败军在武当山大兴土木者,正是朱棣。武当金顶之山的“真武大帝”,今人考证其原形就是朱棣本人。
    我们在太子坡正殿神龛中看见的木雕玄武像,其实也是朱棣。复真观之所以“复真”,是当朝皇帝朱棣想昭告天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再演绎一下:只要勤修行,早晚成仙人。只要敢复真,王子不称臣。
    ——不是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