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裕昌楼”斜成明朝神话(下)——土搂挽歌(2)

(2009-05-11 10:41:10)
标签:

裕昌

汉剧

挽歌

土楼

世代

湖北

旅游

分类: 山川行走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09/05/02/6/2009050212021563913.jpg
 据考证,裕昌楼原糸刘、罗、张、唐、范五姓合资共建,楼内建筑共分五大单元,每一单元设一道楼梯,每个单元各居一个家族。为了五姓和睦相处、共同富裕昌盛,遂取楼名为“裕昌”。后来人丁兴旺,罗张唐范四家相继外迁,将房子卖给了刘姓家族,这裕昌楼便单是刘姓世代居住,迄今巳繁衍了25代。现住户仍有30几家,100多号人哩。听说人口最多时,住300多人。清朝这儿出了几位进士,青史留名;近代也出了几位大学教授,造诣皆深。想这裕昌楼,果真名不虚传也!
 
最让我惊奇的发现,是裕昌楼的人都会唱汉剧。一打听可了不得,楼内人才济济,演员行当人选齐全,他们自组的汉剧团名声响亮,曾上演过全本<玉簪记>。还听说,汉剧<担水记>是他们的保留剧目,在本地久演不衰。这儿男女老幼,吹拉弹唱,各有绝活。
这一发现令我激动不已。因为它印证了我的猜想了!
裕昌楼的先人,肯定就是湖北佬。汉剧为湖北独有啊,遥在偏远闽西南的深山老林客家土楼内,世代有人坚持吟唱汉调,他们不是我的亲人是谁?迁徙者,我之先人也!世代保留汉腔汉调,能说不是对于家乡的一种怀念对于故土文化的顽固扼守么?
听说楼内有13口水井,均崛在厨房内。我们走进一老婆婆家,老人近90岁了,穿着干净,耳聪目明,热情在井中打水让我们品尝,还硬拉着妻子留下吃饭。妻极怜爱老人,当即塞给她10元钱跑了。
歪楼不倒,我们想体验,就请卖票人当向导,层层攀登,穿堂入室,作壁上观;
危楼不危,我们想考察,就进住家户当门客,开门推窗,左摇右晃,当见证人。
哦,夕阳已西下,家家炊烟冉冉升腾起来。我们恋恋不舍地走出石门,沿石阶绕小溪,过小桥来到彼岸后,再回望裕昌楼,感觉她颇似一位年迈慈祥的老奶奶,一如既往地目送着自家的儿女们走出土楼、走出村寨、走向远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