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到哪里”,痛“到哪里”
标签:
的士this耳膜乘客宜昌杂谈 |
分类: 岁月如歌 |
单位车改后,上下班通勤车没了,只好天天“打的”。
住在西坝,上班地点却在东山大道80号,于是早出晚归,年年如斯,天天如斯。
每天招手拦车,在开门尚未坐稳时便有声音钻入耳膜:“到哪里”?
每回听着“到哪里”?我总会投去奇怪的一督。不知彼男此女是打从娘胎出来就不知礼貌为何物,还是开车孤独久了忘记或懒得说“请问”二字。
每回听着“到哪里”?我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车上的电子机器人都会说“欢迎您乘坐出租车,游览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开车的他或她,却不会说不肯说个“您”字。
好些年过来,“到哪里”久了,耳朵也就起茧了。这么标准统一的男音女音,这样生硬、唐突的“设问”语,真乃宜昌一“绝”也。
好些年还要过去,的士乘客如我者,“到哪里”还会继续听下去么?
听了这多年,己经饱受折磨了。若再听下去,就注定是一种痛苦。
在别的城市打的,乘客绝少享受宜昌城里的“待遇”。北京的士司机够“牛”吧,人家遇乘客会问“您”;武汉人够“拐”吧,你上车后的哥的姐也会问“您家”。
宜昌的士司机缘何不懂起码的礼貌,令人费解。
只少许几个“到哪里”,可简单推说是素质问题。可绝大多数司机均“到哪里”,这不就成了“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之佐证了?
位于鄂西的宜昌,向以人杰地灵自诩。城市不算大,经济实力已在全省名列前茅,近年市容面貌变化有目共睹:高楼多了,道路宽了,环境绿化也搞好了。
城市经济实力强了,居民日子好过了,精神风貌是否应该检点一下呢?
宜昌市政府老早就张贴过“市民守则”(条目是“十要”、“十不要”),后来又搞“三城联创”,不知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里,有无“做文明人,讲文明话”这一条。
答案是肯定的。
试问:满大街2000多辆出租车,2000多个“到哪里”的粗鲁声音钻入游人、宾客和本地居民耳膜,咋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