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生活梦想随笔杂谈 |
分类: 岁月如歌 |
衣为何物?人体“包装”是也。
没有“包装”的人体,在文明的国度里被视作邪恶。不被“包装”掩饰的人体只能在高雅的殿堂作模特儿。即使是在充分展示人体的健美赛上,表演者也得使用必要的“包装”。
自然而然地,衣着的品种花色和质地之优劣,成了衡量一个人的经济条件,政治地位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谁见过贫寒的山区农民十分讲究衣着打扮?谁见过“上班族”衣冠不整旁若无人般进出办公楼?倒是富豪们西装革履觉得赋了,有时装出一副穷酸相,故意在某种场合“丢人显眼”,制造“轰动效应”;这样一来,社会便滋生了无数“以貌取人”的“势利眼”,导致盗贼作案、乞丐求食,都特别注重自己的“身份”。
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原本无可非议。但由于“势利眼”们的存在,人们(尤其是身居城镇 的人们)竟不顾家庭经济状态之好坏,一味攀比起来。攀风一刮,女性则首当其冲。
我见过“宁克制肚皮,也要讲俏皮”的家庭主妇,竟不顾家中老小及丈夫的身体,独自儿涂脂抹粉穿戴时髦。漂亮也着实漂亮些了,可她的漂亮却是建筑在身体衰弱的基础上,付出了全家人轮流生病住院的惨重代价。
我也接触过“只要钞票,不买花梢”的主儿。她一家三口,节衣缩食,银行存款已达到五位数字。一年四季,难得碰见他弄顿好饭菜;逢年过节,才发现她们全家人穿着好衣裳。你劝她想开点,趁现在这般年纪好生享受享受,她回答说:我们不想赶时髦。其实,好吃的她也想吃,好衣裳她也想买,只是太吝惜手里钞票,不愿让“孔方兄”跑进别人口袋……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人们与衣的瓜葛纠纷真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矣。春天到了,人们喜盈盈卸掉雍肿的冬装,可乍暖还寒,又无可奈何地重新在身上“打包”;三伏天里,热得人们恨不得把“遮羞布”也脱掉;只有秋季,人们才显得穿戴自由;但好景不久,寒潮袭来,便又都颇不情愿地背上了沉重的“包装”。
衣,是个令人难以抵卸的诱惑。披挂这种人体“包装”,如果你选配适当,它能为你增色给你添姿。
为数众多的人,穿衣是给别人看:美与丑,听任别人评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既然衣裳非穿不可,这美与不美自身难以明鉴,我们活得很累很累的人,何必太刻意追求呢?衣裳,自己觉得合适,自己感到宽松或者叫舒服,足矣。人家都还在穿长裤,你爱漂亮却提前穿裙子,冻得手脚冰凉浑身起鸡皮疙瘩,这叫美吗?
衣着美,既要注重场合,也要掌握时令。
恰到好处的美,才令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