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品味中解读三峡

(2007-07-01 22:03:33)
标签:

刘不朽

三峡探奥

中国三峡建设

乐音

奇奥

分类: 岁月如歌
在品味中解读三峡
作家刘不朽 

                

                      在品味中解读三峡
                              ----序《三峡探奥》

                      

没想到,为作家刘不朽开专栏,自始至终,竟持续了七年之久。
没想到,为探索三峡奥秘,先生会潜心于故纸堆,谢绝一切应酬……
如今,刊有先生三峡探奥文章的《中国三峡建设》,在我案头堆放着,厚达三尺。每次凝望着它,都会心存感激:为三峡,更为研究三峡的后人。
早在我读初中的年代,刘不朽便是以诗名享誉楚天且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大腕作家了。置身三峡近半个世纪,先生广采博览,潜心挖掘三峡文化,感悟独特的三峡风情,竟在巴楚文明的古熔炉里冶炼出数千首诗歌作品!
从文坛了解刘不朽,不难,只要你听他唱歌。他的歌,既豪情万丈,也柔情似水:豪放似峡江激流,婉转如清江宁河泛舟。
在官场认识刘不朽,也不难。当宜昌市文联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多年的刘不朽,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四个字:友善、真诚。大到文化部长、各省市作协头头,小到从未谋面的文学青年,都是他的座上宾。他说风情、道掌故、讲创作体会,听者可从他不失幽默的话语里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刘不朽是我的文学导师。对他,除却敬重,更多的当是感激。我有幸与他同居一个城市,与他相聚的机会较多,因此得到他的教诲他的帮助也大。近在咫尺是福。师生相交20年,彼此甚是投缘。
我供职于《中国三峡建设》杂志社,父亲辈的刘不朽为支持我创办文化名牌栏目,答应在《中国三峡建设》开辟“三峡探奥”专栏。这一极具文化品味的专栏一经推出,即受到社会各界普遍欢迎。不朽先生呢,似乎已料到一发而不可收的局面了,竟花巨资在海内外搜寻资料,打算将“三峡探奥”一探到底。
我窃喜。不朽先生的文稿为刊物增色,他自己却作的是蚀本买卖,他亏我赚了。
光阴荏苒,学生忙忙碌碌编稿,先生却在潜心造境。年逾七旬的刘不朽在三峡探奥,终于探出了一本大部头奇书。七年功夫,他从一个抒情歌者转变成地地道道的学者了!
作为学生,当然又有赚头。先生出书,要学生作序。学生虽觉不妥却也愿勉为其难:因为七年的栏目责编是我,最理解先生写作甘苦也最了解作品内容的同样是我啊!
你肯定会问:《三峡探奥》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呀?
我告诉你吧:《三峡探奥》者,乃吸取三峡奇奥之地的养料而写成的奇奥之书也。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三峡探奥》是三峡有史以来第一部运用全新视角来诠释古三峡地理文化的学术著作。其时空范围,上溯远古传说时代,下止于魏晋南北朝,重点在先秦时期;空间定位以现代三峡库区为主,兼或涉及三峡邻近的周边地区。其内容涉猎广泛,有关三峡地区的自然地理、生态资源、民族部落、图腾崇拜、神话传说、风俗习尚、民间文艺,乃至生命起源、人类起源、文明起源……诸多未解的千古之谜均予解读。
这是一部费了大力气的“封笔之作”,肯定会是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俱佳的传世之作。作为责编,作为学生,我感觉先生此举功德无量。
先生倾其毕生学养,积数十年钻研之功于“探奥”,写作过程中涉猎到的诸多学科和诸多知识领域,令我汗颜。这本书,几乎展示了三峡地区古代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之全貌。
如果把刘不朽以往出版的20多本书比作歌曲,那只是单声道的乐音;这部《三峡探奥》,则是一部多层次、多声道的雄浑交响曲了!
作为歌者,他如终在歌唱。我读《三峡探奥》,感觉是在聆听另一种乐音。《三峡探奥》用情感的笔触与诗话的语言,演绎三峡有人类活动以来的文明历史,融知识性、趣味性、神秘性于学术性之中:雅,可使人深思;俗,可给人乐趣。              
    你想更多了解三峡吗?我诚挚且负责任地向你推荐《三峡探奥》!
作此文聊表对先生探奥之恭,也算是导读吧,是为序也。

 

在品味中解读三峡

作者与刘不朽在一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