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坤舆任我行_阿森
坤舆任我行_阿森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038
  • 关注人气:1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节杂感 兼评春晚

(2009-01-29 17:04:10)
标签:

春晚

春节

央视

不差钱

赵本山

小沈阳

本草纲目

英伦配

周杰伦

纵贯线

娱乐

分类: 心情日记

    己丑牛年已经到来第四天了。首先,像我的一个好友Zansa一样,去tmd本命年,好好庆祝一下!希望来年能转运!

    由于今年家里已经没有老人,十多年来又一次在自己家过年了。而且今年出门拜访的机会也少,年前几天又突然降温,于是放假一周多以来,只有23号(腊月二十八)出去理发、买年货出去了一次,再有就是昨天去了一趟老姨奶家。其他的时候我一直在家,不是在电视机前就是在电脑前。虽然这几天回暖,但也懒得动弹。说实话,越来越觉得过年没意思,不知道是因为时代的演变还是因为我个人越来越长大的缘故。过年无非就是在电视上看看春节晚会,再拿手机互相短信拜年而已。今年主动给我发来的拜年短信有4条,我全部回复;我发出去的有43条,只收到18条回复。短信拜年的对象包括公司领导、同事、大学老师、同学、地理网友、亲戚等。过这一次年短信花费就好几元,而且我主要是在央视春晚赵本山小品的时候发的,直播时候小品都没怎么仔细看。

    说到春节晚会,年年都有人形容它是鸡肋,有人多次发誓不看,但是到了时候却又情不自禁地坐在电视机前。我想这就是春晚独特的魅力,甚至是魔力。反正一年就这一次,即使失望也只是耽误四个小时而已,但如果错过了精彩就不是时间的问题了。对于我个人,春晚这东西只要时间不冲突我会尽量多看几场。今年我就不只看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央视春晚这一场,腊月二十四的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湖南卫视春晚、腊月二十八的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黑龙江卫视春晚以及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四川卫视暨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成都台春晚(切换看都没看全)、腊月二十九的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辽宁卫视暨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沈阳台春晚、正月初一的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北京卫视春晚我也都看了。今年的春晚从中央到地方,无不照顾到了2008年中国有悲有喜的各种大事。从年初的冰雪灾到汶川大地震,从北京奥运会到神七发射升空,所有的晚会都提到了这些,特别是所有晚会都有在留在本地过年的四川灾民登场,四川台的晚会则表现外地人对灾区的援助,情景都很感人。先说说地方台的。地方台春晚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年味没那么浓,不知道是因为晚会风格确实不同还是因为不到三十晚上就没有那种气氛。不知道今年是不是流行省台和省会城市台合办春晚,原来我以为同城同类的传媒机构彼此之间是没什么来往的,特别是省电视台和省会城市电视台,但是今年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四川电视台和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成都电视台,以及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辽宁电视台和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沈阳电视台分别合办的本地的春晚,特别是辽沈春晚我亲眼看到辽宁卫视和沈阳新闻频道同步播出,改变了我以前的想法。如果看小品,除了央视春晚就得算我们辽沈春晚了。基本每三个节目中就有一个是小品,大概跟我省盛产小品演员有关。特别是小品王赵本山,最近几年除了央视春晚,就只能在辽视春晚见到他。这场晚会由辽宁台主导,沈阳台并不十分重视,重播次数少而且掐掉很多节目;辽宁台则在它的好几个频道重播好几次。近几年沈阳台办的春晚都只找些二人转演员,没有那种综合春晚的味道,这次跟辽宁台合作算是有益的尝试。而在央视春晚之后播出的北京春晚,大打亲情牌。大概是因为占尽与央视同城的地利,明星阵容比较庞大,包括我们东北新晋笑星小沈阳在内。北京春晚的很多节目都不错,相声小品包袱都很多,只是因为时间都比较长,上央视的显然不合适。特别是我注意到郭冬临等人表演的小品,竟然跟去年他们在辽宁春晚的小品是一模一样的,演员也是相同的那三人。各地方台春晚跟央视春晚中的一些语言类节目,相同演员在不同晚会里演的尽管不是相同的节目,但是有不少台词是重复的,放在哪个节目里都能用。这点还挺有意思。

    每年全国众多春晚,最受关注的自然是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今年央视春晚直播时,我特意数了一下,我家能收到的51个电视频道里,19个都同步转播了央视春晚:分别是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中央电视台-1、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中央电视台-4、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辽宁卫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辽宁电视台都市频道、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沈阳电视台新闻频道、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沈阳电视台综合频道、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内蒙古卫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吉林卫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黑龙江卫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浙江卫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安徽卫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江西卫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湖南卫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广东卫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深圳卫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广西卫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重庆卫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四川卫视,我家能收到的外省卫星频道中只有如下10个没有转播: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北京卫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天津卫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上海东方卫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江苏卫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福建东南卫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山东卫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河南卫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云南卫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西藏卫视、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陕西卫视。值得一提的是,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广东电视台与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香港无线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合办了一场春晚并定于腊月三十直播,但是据说广东电视台用珠江频道直播的这场晚会,而广东卫视则转播了央视春晚。春节杂感 <wbr>兼评春晚香港亚洲电视台ATV则是首次转播央视春晚,把央视春晚首次带入香港。(本段中部分台标图案不是最新图案)

    对于央视春晚的节目的点评,网上这类文章多的看不过来,我也看过不少,很多观点也很赞同。在此我就不再多费口舌长篇大论了,只针对几个节目和事件稍微说一说吧。

    首先,今年春晚花大力气实现了全部真唱,虽然导致现场效果差了一些,但这毕竟是一项有益的尝试,为以后保证效果的真唱直播积累了经验,特别是在当前人们普遍关注诚信、期望真唱的大背景下,这种尝试绝对值得提倡,而且一定要坚持下去。

    其次,很多人提到语言类节目的一个通病:植入广告太多。只看语言类节目基本就能知道哪些企业给了赞助。但是商品社会,市场经济,春晚中不出现任何广告似乎不现实。我也讨厌这种广告,但是我更讨厌某些地方台那样,直接暂停春晚直播,插播商业电视广告的做法。反正人们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要提到一些商品的品牌,这种广告还是忍了吧!

    我发现网友们普遍很关注董卿的一次口误。相声《五官新说》继承了1987年央视春晚群口相声《五官争功》的特色,“脑袋”的饰演者由已故相声大师马季换成了爱子马东,原作阵容中的演员刘伟再次出现,其他三人都换了。这次直播时我发现了相声之前主持人董卿报幕时把“马先生的儿子马东”说成了“马先生的儿子马季”,据说重播时做了纠正,删除了“马季”二字。对这个口误,网友们意见很不统一,但是表示理解、安慰董卿的占了多数。我认为,口误这种事确实跟唱歌走音一样正常,尤其是董卿除了要坚持四个多小时的主持,还要客串相声、魔术等几个节目,那毕竟也是人脑,记这么多东西,临时出了一个错误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要马东能表示理解,我们实在不应该再对董卿苛求什么。其实我的一些地理网友还发现“到海地维和”的“海地”也被说成了“海牙”,去国际法庭维和干什么?这条没有得到普遍关注,我也记不住这是哪个主持人的口误了。

 

群口相声《五官新说》

 

    本次春晚我最喜欢的歌舞类节目就要数“英伦配”的《本草纲目》了。《辣妹子》是宋祖英的代表作,全国人民耳熟能详,出自1995年的央视春晚,当时还是作为歌组合的一部分。《本草纲目》出自周杰伦2006年底发的专辑《依然范特西》,跟张艺谋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主题歌《菊花台》以及周杰伦跟费玉清忘年合作的《千里之外》都出自同一张专辑。这两首看似没什么关系的歌曲,由于旋律相似,大概在2007年初就被细心网友做成了混音版。在湖南卫视的一场晚会里我听到了这个版本,于是上网一搜,把这个混音版下载了天天听,竟也把《本草纲目》的歌词背了下来。去年年初传出“英伦配”上春晚的消息,我第一感觉就是有人在恶搞,根本没相信,结果春晚里确实没有这个节目。今年再次传出“英伦配”,开始我也没信,但是越往后越让人觉得这次来真的了,最终春晚舞台上真的出现了这个跨越年龄、地域、唱法等诸多障碍的绝佳组合,而且组合中还多了一个叫侯高俊杰的孩子。不过,春晚现场版的《本草纲目》似乎没有很好体现英、伦二人相结合,周杰伦唱的时候宋祖英没有出场,而宋祖英出场后周杰伦就没有再唱,没有二人同唱的时候。而《本草纲目》的副歌部分“我表情悠哉跳个大概……”也没有唱出来。周杰伦、侯高俊杰和后面打鼓的红缨束退场的时候也稍显混乱。由于是真唱,这首歌又比较快,周杰伦和侯高俊杰显得有些上气不接下气,而宋祖英也似乎有些忘词和抢拍,但瑕不掩瑜,这个新奇的搭配确实是个有趣的尝试。我注意到这个节目的字幕上并没有宋祖英的名字,只有周杰伦和侯高俊杰;而之后宋祖英又独唱了一首《送你一朵东方茉莉》,看来那个“英伦配”宋祖英只算是临时客串。(后记:博文标签里如果写了“宋祖英”会被自动删除,奇怪啊!)

 

周杰伦http://mat1.qq.com/ent/datalib/album/albumcd.gif兼评春晚" />演唱《本草纲目》
 
 
宋祖英宋祖英所有音乐专辑周杰伦http://mat1.qq.com/ent/datalib/album/albumcd.gif兼评春晚" />“英伦”组合新奇独特

 

    都说今年春晚两大焦点一个是“英伦配”,另一个就是赵本山携弟子小沈阳出场的小品《不差钱》。提到这个节目,首先要感谢老赵带病坚持演出,把精彩的小品呈现给广大观众,特别是那几声真实的难以抑制的咳嗽声,还真让人担心呢。近年赵本山都只参加央视和辽视两场春晚,而初出茅庐的小沈阳今年我看见的就有央视、辽宁卫视和北京卫视三场,从网上还看到他今年还参加的天津卫视、吉林卫视、广西卫视的春晚,这些我还没看到。来自开原市莲花镇农民家庭的老赵纵横春晚小品舞台20余载,雄霸小品舞台也有10余载,是当之无愧的“小品王”。而来自开原市上肥地乡农民家庭的小沈阳原名沈鹤,是老赵2006年收的二人转徒弟。早在去年春晚老赵就力挺小沈阳上央视春晚没能如愿,好不容易上了元宵晚会结果还没播出。老赵和小沈阳都非常郁闷,老赵甚至决定不参加09春晚。但是09春晚老赵还是上了,在搭档问题费尽周折后最终确定了毕福剑、小沈阳和毛毛。这个扮演丫蛋的毛毛的资料网上不多,如果她也是我们辽宁人的话,这个节目的演员就都是我们辽宁的了,难怪春晚在各省的收视率我们辽宁排在第一呢(出处,这个榜单除了港澳台之外不知道为什么还缺了重庆、西藏、青海、新疆)!对于这个节目,人们褒贬不一,有人说没啥意思,有人说含义深刻,甚至还有人看出了里面揭示了社会上的“潜规则”的问题。但是都看出一个问题,就是老赵在有意推新人小沈阳和毛毛,特别是小沈阳,老赵和老毕俨然是配角。整个小品的目的似乎就是在于让两个徒弟秀才艺。老赵直播前几天突然得病,直播时咳嗽声不断。于是更加有人大胆推断,老赵把爱徒成功推出后自己就该急流勇退了。我周围很多人都说,看春晚就为了看老赵,老赵不上就不看了。我也觉得老赵该歇一歇了,每年搞一部电视剧,年底还要忙春晚。每年一度的春晚不管他上不上大家都会想念他,但是他上不上还是由他自己选择吧。至于小沈阳,他在今年我看到的中央台、辽宁台、北京台三个有他节目的春晚中的一些包袱都是他之前在剧场中演过的我没看到的那几场估计也差不多。有人说他搞笑,有人说他庸俗。反正我作为沈阳人,看到他顶着我们城市名称扮丑感觉总是不太舒服。但他就是这种表演特色,慢慢习惯吧。

 

赵本山、毛毛、小沈阳、毕福剑表演的小品《不差钱》
 
赵本山、毛毛、小沈阳、毕福剑表演的小品《不差钱》

 

    自牛群去蒙城当县长以来,冯巩一直尝试着风格的变化,搭档也是年年换,从2001年至今已经走过9个年头。客观地说,他的节目很精彩。他的节目基本都可以算小品了,但是不明白为什么年年算在曲艺类,不是叫“化装相声”就是叫“相声剧”,难道因为他是相声演员他的节目就一定要带“相声”二字?我觉得也许是相声不景气,他的节目算在曲艺类自然轻松夺魁;但是如果跟小品比,小品王赵本山自然不是白给的,黄宏、巩汉林、潘长江、郭达、蔡明、郭冬临也都很有杀伤力,冯巩就不一定排几等奖了。“化装相声”或“相声剧”大概就是避免“死亡之组”的方法吧。

 

冯巩、金玉婷相声剧《暖冬》

 

    歌舞类节目的另个亮点,就算是四个“台湾中年老男人”的“纵贯线”乐队了。李宗盛、周华健、罗大佑、张震岳四个纵贯华语乐坛的常青树分别演唱了自己的经典曲目,带人们回到记忆中的时光。这四个人里,我感觉张震岳应该算是相对年轻些的,但他那一把胡子也确实够沧桑。

 

纵贯线组合歌曲串烧

 

    本次春晚的近景魔术节目也很出彩。我有个表弟很崇拜刘谦,几个月前我表弟跟我去书店买书,那时我从他口中知道了这位著名的台湾年轻魔术师。表弟那天买了两本刘谦的魔术书。我这几天一直没有机会问他春晚的魔术他的书上有没有。春晚的魔术我看了,确实很神奇。网上网友也纷纷猜测其原理。我想,神秘才是魔术的魅力吧。

    当然,其他节目也很精彩,只是网上别人都说的很多了,我本打算少说些,但是看看上面也确实说了不少的废话。就此打住吧!

    我11天的年假过去大部分了,只剩下三天了。剩余的三天里我还有一个或两个同学会要参加,还要买个新手机,也很忙呢。其余的时间应该就是睡觉、吃饭、看电视、上网了。等上班后再休长假,貌似就要等到国庆节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