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熊岳望儿山有三奇

(2006-10-27 18:58:32)
分类: 地理世界

山不在高,有奇则名。名扬国内的熊岳望儿山就有三处奇妙的景观。

    一奇平地拔起,高高地矗立在平原之上。山南侧,犹似断崖,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塔山,显现出雄伟奇特。加上山顶的砖塔,好像老妇人迎风站立,远眺渤海。引出一段动人的民间传说。据地质勘测证实,熊岳地区在中生代还是一处小小的盆地。第四纪以来经三次海侵,潮水携带泥沙沉积成今日的熊岳沙质平原,将望儿山的庞大山体埋于地下,现剩余的山峰露于地表,形成今日的奇景。

    二奇整座望儿山的山体是由一块巨大石块构成,没有一点点土壤和绿色植物,连一根小草也不长。一般的山乱石满沟,山体的石块被土壤包裹,所以山上有石有土有植被——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从而证明望儿山的形状不是风化造成的而是海蚀残丘。故而山南侧的壁立山体形态是长期海水冲刷的结果,有人从蜂窝状的孔穴中拾到残留的贝壳。北侧的仙人洞和仙人桥尤显潮水穿石的鬼斧神工。有人说,现在海岸距望儿山遥遥数十里,何来的海水侵蚀?殊不知近几十万年来地球有过三次间冰期。间冰期海面升高,海侵陆地,今日营口地区的西部平原当年是一片大海汪洋。有几处地名表明了海陆变迁。留下的遗迹,如沙岗,它原是海岸前缘的沙丘。芦屯是海退后的沼泽地遍生芦苇。九垄地,原名九垄地,是海退后可耕种九十垄粮谷的小高地。今日的仙人岛并非是座全岛,海水后退变成了半岛。

    三奇望儿山有无数的蚌口含珠。南侧有明显的熔岩包裹着无数小石块,恰如蚌口含珠。这种现象只有一种解释。当年,火山喷发,火红的岩浆拥抱石块在流动过程中遇到海水,岩浆迅速降温而形成如此奇妙的蚌口含珠奇观,也正是此一相同原因造就望儿山由整块岩石构成。望儿山是火山吗?由于望儿山的主体埋入地下而无从探寻,山西侧有一深潭疑是火山口。但目前确切知道,从盖州市二台乡到熊岳河为一条状地质构造带,故有地热温泉涌出地表,火山与温泉往往是伴生的。

注:本文于2006年10月19日转载自营口论坛,是本人实习报告的资料之一,原帖作者在水一方,网址为http://blog.ykwin.com/bbs/dispbbs.asp?boardid=14&ID=1281&skin=1,发表于2006年10月9日17时34分33秒。转载本文仅代表个人兴趣,无侵权之意。
 

文章引用自:http://blog.ykwin.com/bbs/dispbbs.asp?boardid=14&ID=1281&skin=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