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摄影作品点评及摄影体会(摄影作品欣赏)

(2006-06-28 18:09:02)
分类: 学术论文

    摄影是一门关于光和影的重要的艺术门类,也是我的个人爱好之一。自从上大学以来,尤其是从去年6月以来,由于我们城市与环境学院专业的特殊性,需要经常去各种自然和人文的景观地实习,加上我的个人爱好,我开始拿上我的柯达“傻瓜”相机,开始了业余的摄影生涯。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在大学生活中照了10多卷600多张照片。在这期间,我的摄影技术逐渐由稚嫩走向成熟,也得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照片记录了我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凝固了每一个精彩的瞬间。下面我将结合我和部分同学的一些摄影作品谈一下我对摄影的一些体会。

    第一张照片叫《青山与青年》,拍摄于 2005年6月4日,是我在我们城市与环境学院2004级非师范类专业学生自然地理课去金州区大黑山实习时拍摄的,画面上的人物是我班的老大同学。这张照片所在的这卷照片是我上大学以来照的第一卷照片。在这张照片上,人物居中,光线运用恰到好处,人物面部明暗错落有致,显得英俊帅气。近处郁郁葱葱的灌木和青草,以及裸露的岩石的颜色对比显得很协调,使人看了很舒服,远处的山脉、平原和丘陵地带也都被青绿色的植物所覆盖,隐隐约约可以见到一些房屋和一座水库点缀在其中,像一条玉带和一块钻石镶嵌在一片翠绿的绸缎上。再远一些的地方,由于雾气的原因,群山已经看不太清楚,与天成了浑然一体的白色。整张照片色彩明快,构图合理,人物形象居中,我自认为还算是比较成功的。

    第二张照片叫《她在丛中笑》,拍摄于2005年6月18日,是我和我班老大同学一次在辽宁师范大学南院大门口偶然看见一位坐在花坛边的少女而突发奇想,在征得本人同意后,由老大同学拍摄的。画面上,白衣少女在画面正中偏下方,坐在花坛边,表情是类似于蒙娜丽莎一般的神秘微笑,自然而富有气质,显得端庄稳重,落落大方。其后花坛里的各种鲜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五彩缤纷,形象各异,也是非常美丽。但是在我们这些男青年的眼里,这些鲜艳的花都没有穿着朴素的少女更吸引人,显得黯然失色。远处成排的郁郁葱葱的大树好像是那些鲜花的陪衬,正所谓“红花配绿叶”;而那些鲜花仿佛也在为少女作陪衬,正所谓“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张照片冲洗出来后,大家纷纷传阅,无不叫好,还有几名同学也冲洗了一份自己收藏,这足以见得这张作品还是很成功的。

    第三张照片叫《飘零的希望》,拍摄于2005年6月23日,是我在我们城市与环境学院2004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工程测量课去甘井子区岔鞍樱桃园实习时拍摄的,画面上的人物是我班的大傻龙同学。这张照片的主旨在于蒲公英虽然在随风飘零,居无定所,可是它终有一天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会落地生根,茁壮成长。这也象征着我们这些独自在外地上学的大学生,我们虽然也和蒲公英一样,离开了温暖的家的怀抱,但我们的将来还是一片光明,终有一天会在某个地方成家立业,开创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画面中人物位于右方,手中拿着一棵蒲公英,在用力地吹气。而近处翠绿的树和远处起伏的山都被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所覆盖,它们将会是蒲公英未来的家。当然这张照片也有缺陷,那就是离人物太近,使人物显得不那么美观。但正是这样有瑕疵的照片才更有可讨论之处啊!

    第四张照片叫《青春的跳跃》,拍摄于2005年10月30日,是我在辽宁师范大学北院操场上举行的 “辽宁师范大学第五届社团文化节开幕式暨社团趣味运动会”上拍摄的,画面上正在进行的是趣味跳长绳比赛。这次比赛是以同时跳绳的人数取胜,也就是同时跳的人数越多得分越高。画面上两名同学摇绳,七名同学的脚同时离地,散发着青春的气息,经历着青春的跳跃。这一跳,充分证明了“年轻没有失败,挑战无处不在。”旁边的同学们正在为场上的同学们加油鼓劲,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阳光照过来,照在他们的脸上,暖在他们的心里。阳光同时也在我照片的画面上留下一块光斑,虽然对画面有一定影响,但更突出了阳光的灿烂,由此可以联想到青春的绚丽多彩。这张照片在去年11月的“辽宁师范大学‘秋色图腾,流光异彩’摄影作品大赛”中获得了优秀奖。虽然不是什么大奖,可是也令我的心像那些运动员一样暖暖的。这毕竟是对我半年来摄影进步的肯定啊!

    第五张照片叫《金色的夕阳》,拍摄于2005年11月1日,是我班的大胖同学在辽宁师范大学南院理科楼C区509教室窗口向外拍摄的。这张照片也参加了“辽宁师范大学‘秋色图腾,流光异彩’摄影作品大赛”,但遗憾的是并没有获奖。在这张照片的画面上,楼下操场上活动的同学们清晰可见,近处的房屋、宿舍楼以及远处的军区干休所大楼、工厂以及群山都被阳光笼罩成了黄色,显出一种神秘的色彩。太阳在一部分落入山下后,一道霞光射过来,闪烁着,真是“最美不过夕阳红”啊!

    第六张照片叫《雪中的校园》,拍摄于2005年12月4日,也就是连续两天下了多年不遇的大雪的后面一天,我在辽宁师范大学南院音乐楼前拍摄的。由于前一天就下了一尺多厚的大雪,当天又开始下,并且有越下越大的趋势,故而在画面中似乎有一种圣诞节和新年即将到来的节日气氛,甚至看起来有点像新年贺卡上的卡通图案。画面上在厚厚的积雪中,已经有两排脚印,从近处一直延伸到远方。在脚印的尽头有几个人,尽情地欣赏着雪景,并且好像也在拍照留念。画面上的灌木丛、大树和远处的哲园、理科楼和实验中心大楼上都被大雪覆盖,“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天空中,鹅毛般的大雪还在纷纷扬扬地飘着,从画面上还可以看出来。可能由于天气的原因,画面显得有些灰暗,但是我想这样的色调还是更适合这样的场面。那天我班九名同学在这时相约出去玩雪,玩的不亦乐乎,后来因为雪越下越大才被迫解散,可是这次的雪却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这张照片就凝固了这精彩的瞬间。

    第七张照片是我今天要介绍的最后一张照片,它叫《满园春色关不住》,拍摄于2006年4月24日,也就是这学期开春后,我在校园内寻找春色来拍照,经过外语楼南侧小路时看到矮墙外一户人家门口的一棵正在开花的树后,被它美丽的形象所折服,所以拍摄下了这张照片。在画面里,这户人家是一座二层小楼,中间开着门,有楼梯。房子的两边各有一段红墙,其中离我们较近的一段红墙上贴着大大小小的“福”字。而在这段红墙所围起的小院里就是这棵树了。每条树枝都尽情享受着春天的阳光,开着白色的小花,长着绿色的小叶,色彩搭配非常和谐。而这棵树由于离墙太近,一半的树枝已经不安分地伸出院墙,真可谓“满园春色关不住,多枝白花出墙来”。由于逆光的原因,阳光在照片的右上部形成一块光斑,但这样更能显出春光的明媚,似乎树和人一样,在明媚的天气里,也有明媚的心情。

    以上就是我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拍摄的600多张照片里精选的七张,以及我对这七张摄影作品的点评。其实也算不上点评,只不过是说说拍照时的想法和心情,以及看到照片后的感受。下面我再说一说我对摄影的理解以及一些小小的心得体会。

    摄影是一门关于光和影的视觉艺术,它对艺术有非常大的贡献。摄影与传统的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最大的区别就是真实。当人们看见一幅好画时,人们会说:“真像……”;而当人们看到一幅照片时,人们会说:“这是……”。这足以见得照片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为了真实物体的替代品。照片是对原物体精确的物理复制,并不像绘画那样加入了那么多的人为元素,但摄影有时比绘画更能体现创作者的思想。摄影艺术的出现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它使传统的绘画艺术开始感到了危机。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摄影到底是在追求什么呢?人们摄影通常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追求上面所说的特点——真实,另一个就是追求美的享受。在现实生活中,单纯追求真实的情况是不多见的,只存在于用照片保存证据的特殊情况中,更多的时候人们是为了追求美的享受。所以我们在平常摄影时追求真实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追求美的享受,追求对未来的希望。

    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摄影作品欣赏”这门课程,既然来学习就一定要有所收获,不然还不如不来学。在今后的摄影过程中,我要把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经验教训相结合,运用到实践中去,来发现美,创造美,凝固住每一个美好的瞬间,用热爱美来推广到热爱生活,让世界充满美丽,让未来充满希望。

注:本文成文于2006年5月22日。文中真实姓名已用寝室昵称代替,全部照片因故从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