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过年越来越没味

(2008-02-15 20:19:15)
标签:

情感

 2008年的春节,在人们急匆匆的脚步中又过去了。遇到了亲朋好友,除了相互间问一声“过年好”,道一声平安,能让人感觉到新年尚存的一丝味道外,许多人会在心里犯起了嘀咕:这个年过得真没劲。

  春节期间在给亲朋好友拜年时发现,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传统的迎春方式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年味的确在越变越淡。

就张贴春联来说,在传统中,张贴春联除了营造节日喜庆的氛围外,还寓含着人们祈求幸福的愿望,因而每到腊月三十,家家户户贴春联。然而,如今在城市里,贴春联的人家越来越少,许多市民只在防盗门上贴一个大大的“福”字,甚至有些市民什么也不贴。

  城里如此,乡村怎么样呢?如今的农村人对年的概念也是逐渐淡薄。“春晚”不愿看了;早些年,凌晨五六点钟就走出家门拜年。如今,不到七八点钟,乡亲们不愿意起床;鞭炮声较以往少得可怜;拜年的人少了不少,已见不到大街小巷拜年的人流了……

  为何过年越来越没有了味道呢?人们凑在一起,难免议论纷纷。年味变淡,主要原因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变。人们对过年期间“物欲”减少了,因此对“过年”的反应就显得比较平淡、平常了.

 现今大多生活在大中城市人们,他们习惯了城市的现代生活,一旦回到曾经的“原始”生活中,就会感到有点格格不入、不习惯。对于这部分人出现这样的感受和思想,正是现代生活方式改变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上学、工作以及其他原因,让他们早已独立于父母生活之外,这部分人“家”、“族”的思想意识在逐渐淡薄,与其他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也变得懈怠了,因而,他们对“过年”意识淡薄,也就不难理解了。

  年味缘于人味,过去的人淳朴,过年也有味道,而如今在商品社会里,人情味在逐渐变淡。在此情况下,尽管同在一个家、一个族,但是人各有“心”,势必造成心不齐,人味变了,春节的味道自然也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