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准风古韵作业《七律·独行》点评

(2017-06-03 08:00:51)
标签:

文学原创

杂谈

分类: 随笔

准风古韵作业《七律·独行》点评

天津准风古韵诗词联盟第八期作业《七律·独行》点评

              杳辰(匿名点评)2017-5-29

 

1、七律·深山独行

一腔块磊绪难平,便向深山独自行。云雾蒙胧如梦幻,石阶曲折似人生。

穿林影乱情尤怯,隔叶莺啼意更惊。莫问前途何去也,吾心到处是光眀。

【评点】首句“块垒”和“绪”表示的意象接近重复,改为“绪年平”如何?(绪年:余年。)首句这样改,从“恨”意驱动独行起句,变为“已经不恨了”驱动独行,让独行者变成宽容心态,杳辰以为这样改整词格调统一,首句也能和尾句相谐相扣,否则,从“恨”到“光明”的转换跨度大,诗中写“绪难平”到“吾心光明”描述这个过程的句子也不够。颈联“莺啼意更惊”表现意境有些模糊。改为“莺飞胆怕惊”,虽然具象浅显,未能达到深化内涵转意的最佳目的,但是和出句合起来看,出句写人,对句写鸟,可以接受,因为尾联转扣写得紧凑,能达到预想效果。这首诗,扣题准确,心境交融,思路清晰。

 

2、七律·独行(下平十蒸)

背影蹒跚独自行,哪为亲友哪为朋。举杯未见邀明月,敲句无须效古僧。

微信探微浑不信,似曾比似又何曾。孤芳香气难弥远,听我良言早跃升。

【评点】杳辰以为孤雁入群格是律诗范本,因为律诗本来就叫四韵诗,首句入韵与否并不重要,首句用邻韵铺垫最好。这首诗就是这样写的。“行”为邻韵“八庚”韵字,作者谙熟此道。首联两个“哪”字和“独自行”令人费解,起联发端,莫要设此类疑惑给读者。颔联典故用李白、贾岛两个历史人物的独立形象来为本诗造景,烘托气氛很好,而且对仗工稳。颈联从古到今转意设想不错,但“微信”是名词,和虚词“似曾”对仗不工;出句两“微”字与对句两“曾”字,所占位置不对,作者是想用掉字对,但没有很好炼句,就出现不了好的效果,需要改动。尾联又出现转意,使尾句收得仓促,觉得本诗还没写完。孤独没人脉,难在世上混,看来独行人不想独行的心态被作者发现了。这首诗,在抓住诗题时,四联之间连贯性不足。

 

3、七律·独行 

兵戎楚郢自难扛,国弱何来益友邦。紫殿陈尸檀桌案,嫔宫秀骨格棂窗。

边疆失陷贫民戮,帝阙无防仕族降。万物生灵如草贱,滔滔恨意汨罗江。

【评点】本诗用史开篇,说吴楚争霸中吴都到楚都,路途遥远,吴王盼望能在吴楚之间的小国中找到盟友,解决给养。后来吴、蔡、唐三国组织了一个以吴国为主角的反楚同盟,吴军不宣而战出兵攻楚,占楚都郢,楚昭王逃。次年,楚、秦联军击败吴军,收复郢都。首联揭示了国争不可独行的道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颔联对仗工稳。这联引用了袁山松出游,令左右作挽歌 “屋下陈尸”的典故。颈联转意不错,深化了内涵。尾联结收到位。这首诗手法多变,作者功力深厚,不但敢用险韵,而且不借邻韵,可见其胆识。不足之处是颔联出句用典有痕,对句不知典出何处,为求对仗工稳,词累成诗,性情反为所淹。

 

4、泰山灵岩寺 长老 (新韵)

峻岭崇山气势雄,遮天蔽日遍苍松。红墙碧瓦青灯伴,暮鼓晨钟梵呗声。

面壁十年求悟彻,虔修半世叩禅宗。菩提树下尘缘了,剪净凡丝皈大乘。

【评点】首、颔两联反复采用句中对“峻岭崇山”、“遮天蔽日”、“红墙碧瓦”、“暮鼓晨钟”,句型单调,字词浪费。“青灯伴”改“青灯案”,才能和“梵呗声”接近对仗。颈联转意到位,但“悟彻”是觉悟透彻,非名词,和“禅宗”对仗不工,改“悟性”或“悟境”。尾联“皈”平声,应该救拗。

 

5、七律·独行

星月西沉方始醒,金鸡啼晓报黎明。榴花野岭持芳绽,烟柳长堤拢翠生。

情息廊桥相道别,梦滋驿路独孤行。清风作伴还将去,只把他乡做故城。

【评点】孤雁入群格。首句“方始”既意思重复,“方”字又出律,改“始愿醒”。“啼晓报黎明”表述意思重叠。颔联承起不错。“持”字把“榴花野岭”拟人很好,是作者心里出现的景致,但“绽”字太微观,与望“野岭”的远镜头不协调,改成“唤”吧,用景色呼人,为颈联铺垫。三联“相道别”、“独孤行”对仗欠工。改“相友别”和“独身行”,或者“相互别”对“独孤行”。这首诗,起承转合,层次分明,接应有度。

 

6、七律·独行

落生何事恸嚎啕,却为红尘又一遭。苦旅常忧欢聚短,征途每恨独行劳。

人言瘦骨无朋党,我慕先贤有节操。且看诸般风雨后,初心尚在自英豪。

【评点】“又一遭”?人生轮回?不如“走一遭”,生就是苦的开端,不想来,哭也得来,无生就无苦,没必要再来一回,降生没有回程,更贴近诗题。“征途”不如“迷途”。“苦旅”是佛教词汇,“征”和“行”意重。这首诗,写人生如孤独而行,立意新颖,内容连贯,结构合理,语言顺畅。

 

7、七律·独游张家界

中华新韵十二齐

独游烈日美湘西,亲睹芳容闭月奇。策杖金鞭寻水洞,攀岩瀑布走天梯。

黄石薄雾千峰聚,栈道玻璃百壁齐。仙境画廊人已醉,笺山墨海不足惜。

【评点】湘西美,可“独游烈日”并不美,暖日尚可。“亲睹芳容闭月奇”月亮见到美景都藏起来了,还是怕烈日?日月一起来?还是把“月”赶走吧。首联得重新斟酌一下。颔联为六个景点名词罗列,应该删除两个,再描写就容易一些。“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能写成那样的句子,需要真功夫。颈联“璃”字挤韵,改为“黄石拨雾、栈道悬心”如何?尾联尾句都依然在描述景致,尾句必须改。这首诗,独游的内容不够突出。

 

8、七律•独行

琐碎生涯懒计年,长将营役比时鲜。拈春煮雨斟三斗,落子观云见大千。

四序消磨归太乙,六如空灭入初玄。但随鸿掠沧波去,渺渺恒沙馀夕烟。

【评点】这首诗发端奇妙,一个“时鲜”,就吸引读者眼球了,起得好,也转得好,用回忆来写颔联的青葱故事:“三斗”极言其多,“大千”广阔无边。颈联将从业内涵深化,到位。“四序”(春、夏、秋、冬)循环往复回归“太乙”(宇宙万物本原),“六如”(梦、幻、泡、影、露、电)空幻无常步入“初玄”(道家理念)。尾联给人以苍凉联想和回味。尾句的“馀”平声。根据这个“馀”字的出现,可以把这首诗划为用的是仄起首句入韵第二式变格的格律,但有瑕疵。尾句第五字如果用平声,第七句格律就应该相应变化救一下,把原本“中平中仄平平仄”改为“中平中仄平仄仄”方可。建议改成“但随鸿掠沧海去”。这首诗描写人生如独行,内容完整准确,表现手法跌宕起伏,对仗句妙思得体,思路结构递进深化。

 

9、七律:独行——为准风古韵诗词联盟第8期作业戏拟(三改后)

七尺男儿走四方,人生探索路悠长。跋山涉水寻僧儒,露宿风餐悟老庄。

昨赏幽篁思节劲,今环翠柏嗅枝香。坚贞情性陶然乐,雪发吟哦醉寿乡。

【评点】“儒”平声,出律。颔联对仗不工。改为“跋山涉水寻僧阁,露宿餐风悟老庄。”好一些。“香”、“乡”连韵。这首诗起句尤佳,首联不错。 “今环翠柏嗅枝香”在颔联、颈联前三句步步递进得过程中,显得力弱,如强弩之末。尾联收回尚好。

 

10、七律·独行

静夜孤身望月圆,清幽自在洗心田。迷诗醉韵书中梦,恋曲痴音律里眠。

暑唤芙蓉同唱和,寒邀玉絮共翩跹。谁言寂寞只形影,看我凌风胜入禅。

【评点】颔联“韵”、“律”对换位置方合理。颈联“玉絮”是偏正词,对“芙蓉”不完美,改“冰霰”好一些。“只”入声。此诗略有瑕疵。这首诗思路清晰连贯,描写心境层次分明。

 

11、春日乡间独行

多少繁华随梦杳,乡间人事已萧疏。难寻知己叙山趣,独上危崖觅故居。

榆树枝头榆荚满,桃花溪畔谷风徐。眼前光景旧曾见,只奈春心不似初。

【评点】“叙”仄声,出。建议改为:难寻知己吟新句,独上危崖觅故居。“榆”字重,建议把“榆荚满”,改“麻雀满”,或“帘燕满”。“旧”仄声出律。这首诗作者误读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有两处第五字应平用仄。七律第五字很重要,切不可把平仄混淆了。

 

12、七律·独行

湖上晴光潋滟波,轻风拂面柳婆娑。远山苍翠行人少,近树葱茏宿鸟多。

仰望浮云常感叹,沉思世路尽蹉跎。华年岂被功名累,背起诗囊且放歌。

【评点】“且放歌”改“去放歌”更紧扣诗题。这首诗韵律准确,对仗很好,诗语流畅,架构中规中矩,表现内容一气呵成。

 

13、七律·独行

()少时懵懂出围城,千里孑身作苦行。野径无人荒草没,小桥独木半空横。

翻山难踏故乡土,举酒想听亲友声。向晚迎来歇脚日,夕阳镜里望前程。

【评点】“千里孑身作苦行”孤平。中二联四平头。“歇”入声,出律。这首诗,内容连贯,层次合理,表现顺畅。

 

14、以 独行  为意展开七律

了却浮名一担轻,听风声里伴啼莺。浅溪石上清波碎,分水舟边木棹横。

江树晴烟多碧落,余晖远际少纷争。闲情自胜湖山梦,理钓蓑翁卧草坪。

【评点】“余晖”对“江树”不当,“霞晖”尚可。尾句“卧”可琢。这首诗,首联、颔联尤佳。颈联“江树晴烟多散落,霞晖边际少纷争。”可否?

 


准风古韵作业《七律·独行》点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