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鹊桥仙》十一首点评

(2017-03-20 08:00:15)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随笔



《鹊桥仙》十一首点评

  天津准风古韵诗词群《鹊桥仙》作品点评

             ——杳辰2017-3-18

(以邓世广“二月春风早,一梦又江南”为意展开联想,填词一阙~鹊桥仙,限韵词林正韵四部。点评主持杳辰,收卷斜楼醉(乔惠)。)

 

匿名评点,对词不对人,谈谈杳辰个人看法,同意观点与否自行尊便。

读了几首词,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先讨论一下填《鹊桥仙》应该注意的三个事项。

1、  《鹊桥仙》用对仗吗?

群主所选的这次作业,以《白香词谱》和《龙榆生词谱》秦观词为范本,而《钦定词谱》正格欧阳修版本与这两个同一版本的差别是在细腻之处,即上下阕第一、第二句应该对仗。所以首句第三字和次句第三字平仄应该错开(首句第三字如果用平,次句第三字要用仄,反过来一样)。我们虽然没做硬性要求,就看作者慧眼识珠了。也就是说,秦观版本要比欧阳修版本难度大一点、词味更浓一些,所以龙谱和白谱选用了秦词为范本。《鹊桥仙》和《踏莎行》都要求首联对仗,《鹊桥仙》的难度更大的特点是上联仄声脚对下联仄声尾,技巧在第三字上。而《踏莎行》是“平仄平平”对“平平仄仄”,要简单一些。杳辰观点,既然指定用秦观词作范本,这次作业,首联应该对仗。

2、  《鹊桥仙》可否增韵,如何增韵?

此词牌选用四仄韵。《鹊桥仙》最多可以加到八个韵(三字逗处不可增韵)。辛弃疾就填过全韵式,被《钦定词谱》划到变体之中去了。我们填此词可否增韵?杳辰观点供大家商榷:①上下阕第二句可以增韵,因为是对仗需要,增韵可以加强声律节奏;②上下阕第一句在第二句增韵的情况下,也可以增韵;如果第二句没有增韵而第一句增韵,主次不分;③三字逗处不可以增韵,因为增韵就会把顿号改成了逗号,破坏了原来的三四句型结构声律。填词虽然没有律诗“挤韵”之说,但是在声律节点上用韵不当,效果和挤韵是一样。填词时,是否需要增韵,首先要看内容是否需求,其次看声律效果。假如你想用八个韵,那还要考虑上声和去声用法,这不是我们这次作业讨论的问题。

3、  《鹊桥仙》的声律有什么特点?

此词牌的特征句式是“平平仄仄”。主要表现在上下阕的第一、第二和尾句上,尤其是尾句用“平平仄仄”前面加衬字(先添字、后腰拆),出现了三四结构句式。(切不可把三字逗的顿号改为逗号,让它独立成句、破坏原有的声律节奏。)第三句也用前添字法:(仄仄 平平仄仄),七字句用(平平仄仄 仄平平)依然保持着这种促拍结构。所以,此词尽管有许多可平可仄之处,我们填时,尽可能要保持“平平仄仄”的声律特点,重叠反复,只有这样,读起来才能朗朗上口、轻重节奏效果好,如同踩准节拍跳舞,轻松愉快。假如用了“仄平平仄”句,就会破坏这个韵律。许多初填词者,特别喜欢带有可平可仄的“中”字词谱,觉得这样填词宽松得多,其实是不知道每个词牌都有自己的声律特点,很容易破坏原来的音律。而我更喜欢用“应平可仄”、“应仄可平”的词谱符号,因为它能提醒作者注意声律结构。

有人说:“我最怕写律诗,孤雁入群、折腰、对仗、失粘、平头、上尾、挤韵、孤平、救拗、三连平、三仄尾,规矩太多。”可也有人说:“作诗容易填词难。”杳辰说了填《鹊桥仙》词的这三点意见,就知道作诗填词一样难吧!

 

点评按收到作业时间排列:

1鹊桥仙

临溪青圃,垂檐蕉叶,久绕梦魂深处。书声琅琅伴花香,白衣子,春风和煦。

琼瑶匪报,音之不嗣,飞絮谁怜谢女。凝妆空倚几时休,全不慕,朱门绣户。

上片一二句对仗不够工稳,第三句出现转折嫌早,第四句又出现新的场情,三字逗处用具象“白衣子”独立成句了。(三字逗应该是填鹊桥仙最应忽视处)上阕“白衣子”的突兀出现,成了上阕中心词,所占位置不合适。整体说,上阕景情交织、转折偏快,显得仓促忙乱。填小令具象一多就很难驾驭。当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把握得好是把握其内在的规律,我们不易做到。

过片“谢女”出现,方知前者“白衣子”指的是谢安之子。但谢娘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是用来形容雪花的,直接描写柳絮,典深景浅,效果不佳。

圃、慕——增韵未在节点上。全——出律。

作者填这首词的想法和素材都不错,但结构组织不够合理,上阕开篇较好,后三句紧张,春梦中书生和春景的关系没交代好,影响到对下阕主体谢女出现的理解,需要改动,使其完全通畅。

 

2鹊桥仙

飞花如怒,柔风如故,蝶燕翩翩起舞,江南正是有情天,似相语,留春小住。

柳烟漠漠,渔舟点点,细雨蒙蒙如雾,行人欲问景旖旎,但遥指,湖山深处。

这首词,上片前三句描写景物,第四句点出主旨,尾句留足过渡。下片按上片指引的方向走下去,上哪里“留春小住”?去“湖山深处。”上下片出现问答效果,架构合理清晰。但下片在景色中徘徊较多,感觉“情”的戏份不足,内容不够深化。

怒、故——增韵。这首词借鉴了律诗“首句入韵”的方法,前两句第三字虽然平仄没有错开,但由于是增韵、又用同一个“如”字,反而加强了促拍效果,这样处理很好。再者,下阙一二句,不用增韵,而用叠字,使上下阙开始句既对仗、又句型丰富多彩,不错!可见作者填词手法多变,手段高超。

语——增韵不当。如果非想用这层意思,可改为“语相似”尚可。这个三字逗处,本来是添字,是为后面强化音节效果而服务的,并不需要什么深刻的意义。这里“似相语”,让人停顿思考其内涵,就喧宾夺主了。

下阙出现“如”字,不当。因为上阕强化了“如”字,这里再出现,就弱化了前面的效果。

补评遗漏:(旎——仄声,出律)

 

3鹊桥仙

青青园圃,生鳞塘水,家在垂杨深处。黄莺蛱蝶总寻常,更何况,春和风煦。

长卿绿绮,文君卮酒,羡煞几多儿女。萧郎若识凤求凰,自不必,朱门绣户。

此词看来为步韵第一首所作,思路也相同,都是在春色中借古人故事来抒发个人情感,整体结构构思比原作要合理。这首词上阕重点描写春光景色,下阕借典故言情人,层次分明,分工明确。

圃——增韵位置不当。上阙未对仗。“生鳞塘水”——多美的造景佳句,开篇生色!让人似乎已经看到了春风荡漾的湖水就在眼前。假如把前句改成带有“风”字动因的句子,形成流水对,就极佳了。而且还能为下阙的“羡煞”埋下伏笔,启动从目光到心里波澜的共振,也为下阙里出现的琴声、酒歌、竹影、绣楼作好铺垫。

上下片两个三字逗处理得比前两首好。

两个后四字尾句完全是前者之作,不合适。步韵之作,一定要在原韵字处翻出新意方可,切不可吃别人嚼过的馍。

  (补充的话:此次评点被收卷人发回到群里后,方知这一篇是原创,作品1号、6号是步韵。故这篇评语的最后一段话是错误的。但为了保持评点过程的真实性,没做删改。我们这样的活动,本为练习,大家知道怎么做就行了。)


4鹊桥仙·早春

春风戏柳,桃花依旧,谁解梨花细雨。江南二月梦犹长,岁月短,凭多诗句。

小桥流水,故园芳草,又见伶仃飞絮。远行人欲走天涯,最相忆,离情别绪。

此词由景入手,用诗情导出心情,最后以离情收尾,将早春来去匆匆的情和景紧紧揉和,布局抒发合理,形成了从热烈到惆怅的别情依恋场景设计,既扣题,又留出了余味。

“花”、“月”两处重字处理粗糙。先说“花”字:“梨花”出现突然,和“谁解”配合令人费解。假如颠倒一下改成“梨花戏柳,桃花依旧,谁解春风细雨。”会好一些。再说“月”字,“岁月短”应该是“凭多诗句”的前添字处,应该写成下阕后七字“最相忆、离情别绪。”同样的形式。这里的“岁月短”成了独立的句子,和“二月……长”并列,不合适。

下片首联用了对仗。“远行人欲走天涯”三四句型?不合适。韵律准确。

 

5鹊桥仙  :早春

飞莺流啭,归鸿亮阵,不觉早春巡度。娇桃媚柳乍舒芳,便惹得,蜂寻蝶顾。

暖来寒别,枯终荣复,风遣韶光妖妩。去时余梦尚徘徊,且缱绻,涓涓情愫。

上阕中心词是“巡度”,作者满眼早春景色,让大家跟着望了一圈,场景抓拍不错,为下阙打开很好的布局。下阙是“徘徊”,是心灵和梦的流连忘返。整首词语句顺畅,词汇运用得体,韵律准确,景致紧凑,前后段安排有序,无失误。不足处感觉描写内容立意不新,个性不足。

上下阕首联推敲一下,已经基本对仗,工稳一些为好。

 

6《鹊桥仙》

玉兰青蕊,迎春花瓣,归燕曲廊深处。一堤烟柳绽新芽,阡陌里,明光微煦。

东江水暖,西山林翠,桃苑多情娇女。此时春色最迷人,风轻叩,儿家门户。

这首也是步韵第一首之作。整首词场景由近向远、慢慢铺开,作者心思由外及里、娓娓道来,缩拢伸开有计划、不凌乱。韵律准确。上阕“青”、“花”二字推敲一下,对仗就完全工稳了。这首词,词语曼妙,诗面清丽,读来朗朗上口。整体布局合理,作者组织语言能力不凡。尾句“家”改成“时”可否?儿女家也是别人家。填词作诗,景情可按需要来造,不一定符合真实社会情况的。用“家”,给人以作者乃外人之感;用“时”方成画中人,让读者感到亲切,同样可以留有余味。

 

7鹊桥仙

东君又到,青山便碧,远望乡途绿树。踏春小径思怀情,忽勾起,牵肠无数。

学窗同友,读书生爱,共品人间馥苦。梦江南美景婆娑,怎胜过,琴词我侣。

这是一首回忆春光里万木复苏、小路上的同学睹物生情的词作,虽然用了牵肠、馥苦这样的词汇,但整个情节描叙得轻松愉悦,并不影响人们对春天的讴歌。词调很阳光。

作者没有用对仗句。“青山便碧”——本来就是青山,无需再用“碧”字来加重形容,换一种角度来表现山的景色为好。“树”、“数”——均读shù,相邻两韵都押同声字,缺少变化和朗读美感。“学窗同友”,——同窗学友不可吗?词谱不是仄平平仄。“梦江南美景婆娑”——三四句型,音节错位,违背声律特点。看来作者粗心大意。

 

8鹊桥仙~早春欲太湖之行

冰河已解,春花欲放,故里风光几许。诗心不待踏青时,怕错过、江南烟雨。

行囊可免,薪资可减,一梦湖山深处。流岚妙曼少游人,必畅饮、谁来同路?

这首词是模拟准备南行的人心灵之作,设计景情张弛有序,如诗心语皆在物境之中。作者通过对北方山水初春变化的观察描写,和对南方烟雨的向往,从中挖掘情彩,把一番惆怅莹然于心。既而用思于行者无奈,方来表苦涩生活离愁,有视点、有思索、有抒发,交替联络,却未感到零乱,反觉得气韵生动。结句处,还留有余味。词填得成功。

上下片首联对仗。

 

9鹊桥仙  泰州万垛油菜花(新韵)

金黄万亩,蜂蝶狂舞,弥漫芬芳沁腹。燕莺脆啭唱鹧鸪,惠风徐,蓝天云驻。

摩肩牵手,驾车驭橹,短炮长枪摄录。红男绿女醉江南,晚霞罩,迷花深处。

上阕浓墨重彩描写花田景色,从地上一派金黄色,到天上的蓝天白云,宏观挥洒,泼墨大方;从蜂蝶聚散到小鸟争鸣,微观摄影,广角长焦。几乎是一张写生画作。下阕把人物动作也进行了细致刻画。读这首词如同看画展,色彩斑斓中却感觉缺少点什么?“词缘情”!原来“迷花深处”刚刚把“情”闪露一下,就戛然而止了。杳辰以为:这首词应该把景物描写精炼一下,把由景而所生之情再挖掘扩展一下,才能填出好味道来。

首联未对仗。

补评遗漏:鹧——仄声,出律。

 

10鹊桥仙.津城二月似江南

兰芽初醒,桃苞新绽,阵阵香风疗绪。海河荡漾小舟翩,惹鸥鸟、凌波漫舞。

莺啼春树,花开柳眼,岸景争荣处处。游人欲走又回眸,恍如梦、江南一度。

整词描写春色,细腻活跃,但排列顺序可商榷。首联开篇描写春景之后,第三句出现“绪”的心情需要疗治,这句词就成了转折句,后面应该是写何种情绪了。可接下来的句子依然是描写春景,使“疗绪”把上阕的意思弄断裂了。下阕首联继续描写眼中春景,未把词境深化,浪费字词。下阕其它词句属正常表述,语句顺畅,意境尚好。整词娱乐愁怨,张之于意,旋玩掌中,但词的意境跨度偏小。

韵律正确,首联对仗。

 

11鹊桥仙

霏霏烟雨,泠泠古调,万斛清愁丝缕。东君若问怨何来,怯与说,红梅谢处。

杂花将盛,和风如故,翠柳长亭铺路。几时舍我乱多情,待醒后,留春不住。

上下片首联对仗,但不够工稳。“雨”增韵位置不对,建议将上阕第一句、第二句对调,成为六韵词。“万斛清愁丝缕。”——“万斛”跟着“丝缕”,视觉跨度太大,改成“浊缕”,用句中对方式表述。这首词整体构思结构很好,表象自然叠出,兴寄巧妙游离,前后阕照应得体,两阕尾句处理尤佳。个别处推敲一下,很不错的作品。

 

 

《鹊桥仙》十一首点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