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书的恋情

(2007-11-23 12:11:13)
标签:

随笔/感悟

    在我读书的经历中,开始有深刻记忆的读书是上小学以后。由于父亲喜欢苏联文学,受其影响,我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卓雅和舒拉的故事》。从此一发不可收。《古丽雅的道路》、《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真正的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基本都是是歌颂英雄主义的小说。后来又被一批苏联的惊险小说吸引,《红色保险箱》、《海洋的秘密》、《大铁箱》、、《雪地追踪》等,更让我爱不释手。建国以后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苏联文化占据统治地位。再后来,我喜欢上了外国文学,一本接一本地啃世界名著。可以说我是从读小说开始,喜欢上读书的。每读一本好书,感觉自己好象就和书经历了一次恋情。我常常把自己想象成书里的主人翁,和他们一起穿越时空,经历生死,常常情不自禁地流泪,又常常情不自禁地破涕为笑。而最让我感动的是,有时我和书竟然能走向彼此灵魂的深处。我说不出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也不太相信所谓的排行榜。但确实有许多书有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引起我强烈的共鸣,在我的心灵历程中日积月累地留下了痕迹。

    我常常在夜晚看着窗外灯红酒绿的街道,总有急驶的车辆和匆忙赶路的行人从眼前一闪而过,我想此刻每一个城市,都有许多人在这样走过各自生命的日子,走向各自的死亡。其实他们就是形形色色小说里的人物。小说陈诉的人生以存在为自己的使命,这也使得小说向哲学靠近了。凡是伟大的小说作品,皆包含着一种哲学的人生观,它们总是对人生底蕴有所关注并提供若干新的深刻的认识。仅仅编故事而没有这种哲学内涵的小说,无论故事编得多么精彩,都称不上伟大。我是从伟大的小说里读出哲学的,继而又喜欢上了《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苏格拉底的“未经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尼采“行动哲学”、和赫拉克利特的“我寻找过自己”。其实读书不仅是汲取精神食粮,也是一种投入和再创造。你与书中的人物碰撞出的火花,筑造了一个全新的你。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吃的什么。”身体上对食物的汲取注定了你的健康状况,那么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

    我们常说读书如交友,人与书之间也会经历偶遇、眷恋、痴迷、离散、重逢、决裂、反目、误解、共鸣。但和交友不同的是,你不必坚贞专一,你可以拥有若干红颜知己,可以移情别恋,还可以“书屋藏娇”。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触摸到它,把它拥为己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秋的温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