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烧的感觉真好(二)

(2007-05-23 11:40:43)
发烧的感觉真好(二)
   
    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发烧的感觉真好,一个星期过去了,今天有了新的感悟。
    按照中医理论,发烧是可以有害,亦可以有益,不能一慨而论。发烧的最大作用是给身体警钟,它亦是身体免疫功能的一部份。而发烧的害处在於发烧的原因,而不在於温度高低。一般突发性高烧都是由急性炎症引起的,反而容易诊断,相反,不明原因的低烧往往隐藏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隐患。我想,所谓的“对症下药”,应该是通过对病人的身体表面的生理反应找出内在病症。如果一个医生,在未知警钟响的原因时便把警钟关掉,后果就很难想象了。
    我发烧后由于用药过猛,烧到是很快退了,我也以为自己好了,结果后来的复发更加的厉害。其实退烧只是表象,而抵抗力的下降才是根本。庸医只治表而不治里。害得我“高兴得太早了”!  
    这让我想到,既然正确的面对发烧和对症下药有益于我们的身体恢复健康,那么合理地吸取知识应该也有利于我们的精神健康。我们常说“是药三分毒”,知识也是一种修身、齐家、济世的药。它的“毒性”可能不止三分。比如,我看到有些人听了一位大师的课,或看了一位名人的书,当时犹如醍醐灌顶,内心充满喜悦,而过了一段时间,当他(她)发现现实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又会迷惑不解,怨天尤人,殊不知是福是祸呢!当人的身体有了病,“对症”的药才是有用的。而人的知识重在有机结合,就像筑楼的基石,不是什么都可以往里填的。所以药和知识的“毒”不是指它们本身,而是指用药和吸取知识的人的本质不同,反应也有不同。
    再好的东西,反复接受也会得病。健康的信息太多太滥,会让每个人都感觉自己有病。极端的心灵善与美的宣扬会让人厌恶自己内心的丑与恶。关键是自组织,也就是知识、经验在你内心的重组融合。有时候虽有书可读,听专家咀嚼过的东西可省时省力,但前提是授课者对某理论的造诣比你深,还不能太深,不然会让你消化不良的。所以,看病、用药要对症下药,看书、听课、培训,应该因人而异。
    发个烧就引来了我这么多的胡思乱想,发烧的感觉真好。嘿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过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