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薛宝钗并非热衷名利

(2011-04-11 20:33:54)
标签:

红楼梦

薛宝钗

应酬庶务

文化

分类: 红楼梦

http://s3/middle/49da2416xa0a3cdf391e2&690

薛宝钗并非热衷名利

文/幻雪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一向朴实低调、平淡处世。她平日里素净淡雅的风格处处对比着贾宝玉一味穷奢极侈和养尊处优的生活态度,反衬贾宝玉“富贵不知乐业”的痴迷不悟。对于贾府的衰败,入不敷出,贾宝玉与诸钗都是心知肚明的。然而各自的立场和应对方式却天差地别。

    贾探春恨不得把自己变成一个男人,出去外边作一番大事业来振兴家道。王熙凤则阴蓄势力,暗中聚敛,艰难支措和肆意妄为。王熙凤并没有意识到大厦将倾,为自己也为贾府的未来留一条后路,这也是她目光不够深远的表现。李纨却是自蓄私房,置身事外。有人考证,在将来贾府事败之时,李纨和贾兰不管家事,见死不救,结果让巧姐堕入火坑。林黛玉却是顾影自怜,沉溺情感。她一向孤标傲世、脱尘超俗。但是她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她亦身处凡尘。因而她与那个社会格格不入,和贾宝玉一样,林黛玉的思想觉悟高于那个时代深感尘世污浊却不能溶于那个时代,为那个时代所不容。贾宝玉得过且过,游戏人生,不问庶务。他意识到“末世”早已衰败腐朽,而选择逃避现实,不问世事,嬉戏闺阁。

    相对比起来,只有薛宝钗是清醒理智的。她生活上平淡朴实,低调处世,精神上采取一种自然而然的超然态度,行为上简朴自律。另一方面,她鼓励兄长外出谋取生计。她又协助贾探春兴利除弊,力图挽救正在衰败腐朽的贾府。甚至,她在深深了解到贾宝玉有“补天”之才,却不思进取,不管庶务,薛宝钗不愿意他将来成为“贫穷难耐凄凉”的不肖子,不惜得罪贾宝玉,规劝贾宝玉读书应酬庶务。

    在《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馀音》里薛宝钗说过: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遭塌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

    可见,在薛宝钗看来。读书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通明事理,辅国治民。只是因为在那个时代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那些男人读书都是为了求取功名利禄,更好的搜刮民脂民膏。读了书倒更坏了,就像贾雨村一样。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遭塌了,读了书比不读书还坏上千百倍。因而,薛宝钗规劝贾宝玉读书应酬庶务,是为了让贾宝玉更能通明明理,做一些辅国治民的大事。从根本上,出发点是好的。狭义上说来是为了让贾宝玉更能顺应那个时代的潮流,广义上说来更是为了普天下的黎民百姓。正因为那个时代缺少这样的好官为民请命,薛宝钗才会有这样的一种愿望,希望贾宝玉能做一点有利于民的正事。

    因而,对于文中多出描述出来的,薛宝钗和史湘云规劝贾宝玉应酬庶务,这并非是她们热衷功名利禄的表现。事实上,一向平淡朴素的薛宝钗,把自己的房间装饰得像雪洞一样,以及她自然朴实的处世心态,是一种淡泊名利的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随笔感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