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估之战 ◎田锐生

(2007-11-08 15:26:23)
分类: 生活休闲类
评估之战 <wbr>◎田锐生
 
    10月26日日落时分河南大学的“评估之战”终于结束了。
    为了得到教育部评估团的一个字——优,河大的几万人马付出了近两年的努力。现在这场“战争”终于结束了,这个周末真是轻松啊!
    刚听说教学评估的时候,谁也没有太在意,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普通教师更是心不在焉。总是觉得评估是领导们的事,与我们关系不大。但从今年春天开始,心情就不是那么轻松了,因为学校把责任落到了每一个老师的头上。“谁在教学评估工作中出了问题,谁自己负责”,这句话就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个人的头上。说实话大部分人是从看到了这把长剑才开始重视的,从此,河大就没有“休息”这两个字了。五一假期没有了,两个月的暑假也没有了,直到10月20日一切的一切才算准备就绪了。
    10月21日是个星期天,教育部评估团如期到来,当天晚上“战争”就打响了,评估团的在校一周的工作安排,当夜就要传达到各院系甚至与此相关的个人。院方领导基本上彻夜未眠,要求每个教师不准关机,必须保证通讯的畅通无阻。周一天刚亮我就接到电话,说我辅导的学生毕业论文要提交到评估团审查,当我赶到院教学评估办公室的的时候,里面已经熙熙攘攘了。抽到的试卷、论文和各种资料必须在9点之前送达新区评估团驻地。说实话,谁也不想自己评阅的论文和试卷被抽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多数人的想法。但真正被抽到也就那样了,随便看吧,知道自己尽到努力了,心里也很坦然。
    接下来老师所关心的就是专家听课了。被指定听课的两位老师已经接到通知,他们当然抓紧时间再准备一下自己的教案和讲稿,未被指定的老师都在问院里的有关领导,“是否还会听其他老师的课?”得到的回答是“不一定!可能还会有随机性的听课”。当时就有老师分析:一共才来了15位专家,河大有三十多个院部,文学院有两位老师被听课已经不少了,所以再听文学院其他老师课的可能性不会很大了。我觉得也是,哪能有时间听那么多的课,听课固然重要,但那毕竟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他们有很多工作要做,再说还有三十多个院部呢。
    但是,这种很小的可能性还是成为现实了,并且还是在我身上成为现实的。
评估之战 <wbr>◎田锐生
 
    周三(10月24号)11点10分,是我上午的最后一节课,我已经开始上课了,教室的门被打开了,领专家来的工作人员向我招手,我知道院领导所说的“随机”可能到我这了。走下讲台和专家握手寒暄:“你好!”“你好!”“田老师,是吧?”“是的,田锐生!”“听听你的课。”“欢迎指导!”,在学生的一片热烈掌声中,专家就坐我重返讲台。已经是10月底的天气了,温度竟然还能高达24度,一百多人的教室满满当当,室内的温度自然更高。我生性怕热,尽管穿的很薄,但还是让我汗流不止。些许的激动,些许的亢奋,哇啦哇啦五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12点准时讲完,领学生用掌声送专家离席。我收拾好教案、讲稿,匆匆出门,专家和陪同的学校领导在问外等候。
    “多多指教!”我觉得那时候自己的态度肯定是真诚和谦虚的。
    “不错,呵呵!”专家很有涵养地说。
    接着,他说起了厦门大学的台港文学研究的情况,说到了余光中,甚至说到了余光中的《乡愁》,说到了三毛和琼瑶,说到了白先勇和他的青春版《牡丹亭》,说到了姚一苇和他的戏剧《红鼻子》,说到了他们学校的台湾文学研究专家徐学和他的专著《白先勇评传》,说到了台湾的其他方面......当然我也只能说跟着说余光中、三毛和琼瑶、白先勇、姚一苇,说徐学的研究成果。呵呵,院方领导传达学校领导的指导思想时说:“专家跟你说什么,你就说什么,不要乱说!”不知为什么,跟专家聊天时,我忽然想到这句话,心里憋不住想笑,但我还是憋住了。没有笑,也没有“乱说”。要是当时憋不住笑了,专家一定会感到莫名其妙。
    回家的路上我就想,指导的学生论文也提交了,课也听了,我的任务估计不会再有了。
    后来知道了,专家叫潘世墨来自厦门大学,是厦门大学的常务副校长,评审专家组副组长。厦门大学是研究台湾文学的中心,潘教授虽不从事台湾文学研究,但他作为副校长曾接待过白先勇和余光中,我推想,这有可能是他“随机”到我这的原因之一吧!
    “教学评估重在以评促建”。看到河大由外到内的环境变化,看到河大由硬件到软件的加强和提高,我充分理解了那句话!但不知道是否能继续保持下去,但愿能吧!
 
评估之战 <wbr>◎田锐生
 
文章来源;
图片来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