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康康两岁安全感育儿迪拜 |
分类: 康康.育儿知识 |
图、文/康康
http://s5/mw690/001lQH9Kgy6ERwwkiVKe4&690
那么,如何从娃娃抓起,帮孩子建立稳定的安全感呢?
第一,不要欺骗宝宝。不管孩子多小,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要欺骗宝宝。
其实,同大多数妈妈一样,本人也一直认为诚实是人性中最美的品质之一,所以,一直努力做到决不欺骗,对人对事都如此,但是对一个只有两岁多的宝宝呢,有时会阴差阳错的造成欺骗,好比昨天,和姐姐一起带宝下楼,电梯里宝忽然翘起自己的小脚丫说,忘记穿鞋了。呵呵,大意匆忙的妈妈,于是妈妈说回家给宝宝拿鞋,让妈妈跟姐姐先下去哦。结果是因为约好要单独一起出门的爸爸催得急,妈妈只把鞋放在楼下门卫哪里打电话给姐姐就不辞而别了。路上跟爸爸说,宝宝会不会认为我是骗了她呢,会不会有不安全感,会不会哭呢。爸爸说,哪有那么多,一会儿玩得高兴,什么都不记得了!果真如此吗?我的感觉是,其实不然,说好的事情没有办到,没有解释,对宝来说就是一种欺骗,次数多了,那宝怎么再相信,弱小者又无力改变,只能是内心不确定地动荡着,当然就没有安全感了。我想家长所以无论大小事,一定不要因为宝还小就随意应付,一定要实话实说,从小让宝对任何事情都有确定感,对或错都有界限。
第二,不要对宝宝不辞而别。
前些天,因为宝有点非常缠妈妈,表现有好多种,有一条最头疼,就是早上赶时间上班的妈妈总被她拉住各种不放手,不肯妈妈走,有时还会哭哦,可怜见的,小样儿,让妈妈强大的内心承受不来。直接导致在早晨离开时不敢和宝告别了,悄悄走,不料几天后就有了非常大的副作用。周末一整天,妈妈去厕所,去阳台,去厨房,只要不在宝眼皮子底下,就会听到宝宝突然狂喊着妈妈向门口跑,真心是一种狂乱的着急大嗓门,她以为妈妈离开了,不辞而别了,几次下来,妈妈明白不辞而别对宝造成的不确定感,总感觉妈妈走了,只要一错眼看不到妈妈,就以为妈妈出门走了,所以即使这刻你与宝相处在一起,她一定也时刻提防妈妈是不是随时会走人,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于是妈妈反复跟她说如果妈妈离开一定跟宝宝说再见,不会不告诉宝宝就离开的,宝宝不用担心,妈妈不在面前可能是去了别的房间,你只要喊妈妈,妈妈就听得见啦,妈妈就会回应你。于是接下来就是坚决不肯玩失踪,一定要告别再离开,除非她还在睡梦中。最后她也发现妈妈就是这样做的,没有骗她,所以她再没有那种怕妈妈随时会离开的恐慌感觉了,只会看不见的时候寻找,不再焦躁。
第三,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
孩子是弱小的,对周围人和事把控很不够,最信任最依赖的就是妈妈,所以和妈妈分开,很多宝宝会哭会闹,表现出分离焦虑,早晨妈妈上班离开会焦虑,孩子上幼儿园会焦虑。分离焦虑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之一,所以帮助宝宝克服分离焦虑,就是帮宝宝建立安全感。那么如何更好地克服分离焦虑呢?
让宝宝知道,妈妈必须得离开。妈妈离开的这些时候是别人在陪伴宝宝的,因为妈妈还有别的事情要处理,所以必须得离开。当然有些早晨宝宝还是不舍得妈妈,但妈妈告诉她这是必须的,妈妈必须得走,晚上会回家来陪宝宝,几次下来,宝慢慢会习惯,在早间会知道即使自己哭,妈妈也会离开,所以就会安静和妈妈再见,又知道晚间妈妈会回来和宝一起,宝和别人一起相处的时光也是安心的,当然不会焦虑了。所以让宝宝知道妈妈必须离开,同时还要让宝宝知道,妈妈离开了会很快再回来,有准确的回来时间。
第四,妈妈要有固定的时间陪伴孩子。
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象规则,因为与妈妈在一起这件事对宝来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宝宝明确知道与妈妈在一起的时间,知道什么时间妈妈是属于自己的,这是一种对自己重要生活内容的准确掌控,试想一个成人,准确掌握自己的重要生活内容,那是一种怎么样的自信呢?比如我家宝知道晚间的时间妈妈是属于她的,她就会安心地与别人过完白天,而晚间和妈妈一起共享。
第五,跟宝在一起的时间要专心。因为专心陪护宝宝,家长便和宝宝有更多的互动,会更耐心的回答宝宝的问题,照顾宝宝的情绪,同时宝也会有被重视的感觉,她亦明白,这一刻妈妈是完全属于自己的,这样的亲子时光,宝是享受的,并且因此而内心满足,不会在妈妈不在身边时还一味地要妈妈。
第六,给孩子更多的拥抱和亲吻。这种亲密接触,让孩子和家长都能得到情感上的满足,拥抱和亲吻代表浓浓的爱和深深的喜欢。让宝体会这种爱,有直接的感觉,宝会更自信,更有安全感。
生活小记:
12月9日,晚间陪宝一起出门,宝坐小车了,妈妈推着她,宝正在练习说话,见到什么就说什么,每次听不见,宝会重复,再听不见,我只好附下身去,听她再说,然后准确回应,有时宝说的含混不清,实在不懂时,妈妈就说,是啊,是啊。嗯,也一定要有回应,总之不能没有回应。推宝回家时,妈妈帮她系好安全带,顺便抱抱亲亲,结果宝表现得非常依恋妈妈,一直要拉着妈妈的手,最后只好附着身任由她拉着,一只手推车回家了。一路下来,妈妈的感觉是身体有些累,内心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