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地的扫把
(2009-01-08 22:16:58)
标签:
作文教学人生哲理教育契机学生老师生活的乐趣情感 |
分类: 教育随笔 |
倒地的扫把
教室的角落里,有2把扫把、1个畚箕还有1把长长的拖把。而你是否看见了那把躺在地上的扫把?它是不是很孤独?它是否已被人们遗忘?它无力支撑起自己的身子,静静地躺着,它看着我们上课,看着我们一个个从它身旁走去,这样来来往往。它等待着有一个人能发现它,将它扶起。
上课了,沈老师来了,她让我们以“倒地的扫把”为题,写一篇随笔。一瞬间,我们发现了它的存在;一瞬间,我们又低头思索着如何写随笔,我们又似乎淡忘了它的存在。有一会儿,蒋逸轩轻轻在老师耳边说着什么,便起身走到了那角落,把扫把慢慢扶起。
我们笑了,扫把也笑了吧。
又是一次快速写随笔,又是一次随机给的题目。
扫把——一件我们每天都要用的工具,它们不是活物,自然不能随意地走动。它们是用来清理地板上的杂物,而不是使地板上的杂物变得更多,有些人只是匆匆地马马虎虎地在地板上摆弄几下,便把它们丢在了一边或把他们摔了个稀里哗啦,但我们却并不在乎这样去做,也丝毫没有要去把它们扶起来的意思。难道它们犯错误了,我们要这样地抛弃它们?即使摔坏了,也只是到财务室去换一把,而不是去修理它们,原因就是因为它们是用来扫垃圾的。
它们可怜,却没有人愿意去同情它们;它们每天都在辛勤地工作着,却没有人会去在意它们。
请将它们一一扶起吧!清理一下它们的伤口吧!
一个角落,不算干净,不算整洁,那儿是所谓的“工具角”。
两把扫把,活像两个鸭子脚的模型,只是褪了色、掉了漆。当然旁边还有两个陪衬,一把银色的拖把和一块铁皮。
我从不会在意那个被遗忘的角落,也只有每次打扫卫生时,我才注意到了它。它没有生命,不会说话,不会叫喊,它也不会像流浪猫那样没人要时,就装装可爱,发发牢骚,它不会,什么也不会,更别说还是带着那不干净的身躯。
它也很可悲,倒地没人扶,脏了没人洗。
人们不会把神圣的光环加在它身上,它只是有利用价值,人们要用了就用,不用了就丢了,它为人们服务,却没有回报。
它倒了,只是倒了,却没有做一切,只是发散着让人羞愧的光源。
倒地的扫把
那把扫帚倒在地上,或许是位置的缘故,一下便觉得它似乎有更多的怨言,相对立着的扫把,它似乎有更卑微的地位,也许和人很像,也应验了一句古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也许我们像是一群待在广阔笼子里的小麻雀,不知道什么是蓝天,丝毫没有发觉周围的栏杆,因为,我们学会了屈服。
当我们被竞争对手超越,忘记了那从心底发出的努力,忘记了曾经发出的誓言。
当我们遭到父母的批评,冤枉以及责骂时,我们忘记了哪怕一丝反抗,忘记了与生俱来的顶嘴,只会抿着嘴在那矗立
蒋逸轩把它扶起了,它似乎解脱,成为自由。而我们呢?有谁会把我们扶起,有谁会给我们自由?
倒地的扫把
在我们教室门的左侧有2把扫把,但是一个是站着的,另一个却是倒着的。
可能你会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很平常的现象,对,它是很正常,可是它却表现了另一种现象。那把扫把有很多主人,它也曾默默地帮助他们,可换来的是什么?什么也没有,可能它能站着看着这块干净的教室与自己扫过的地板,又或者是与地板来一次亲密接触,感受着冰冷的地板,却从不抱怨,日复一日地进行着扫地的任务。
这扫把如同泥土,可能会摔倒被人看低,可在怎么样,它永远倒在自己的大地上。
到底的扫把与普通的泥土都为人服务,但不会有人会收获,也从不抱怨,可能是开朗,可能是放弃,但总不会伤心。
倒地的扫把
我们经常忽视扫把,有人甚至嫌弃它。它看起来很脏,放在一个显眼的地方会令人们感到不太舒服。但是我们没有扫把行吗?
在用好扫把之后,我们总是像用交通卡一般“潇洒一回”扫把总是一次次倒地,一直倒在那里,但它却没有对人们绝望。不然它早就与它的搭档畚箕一起“私奔”了。人们每次使用它,它都把其当作是一种幸福。
曾经有一位小提琴家很不幸英年早逝,但遗嘱竟然是不要让后人使用他的小提琴。结果在很多年之后,人们再次用它来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时,它早就腐朽得不像样了,差不多要拿去做化肥了。如果我们一心要爱护扫把,把它藏着一直不用,它存在的价值也就消失了,存在的意义也被一起剥夺了。它生来便是要为了给人们带来清洁,只要它清洁了地面,一生便得到了升华。明白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有谁的一生是失败的呢?
倒地的扫把
这时,蒋逸轩突然跑了过去,扶起了扫把.突然的动作,使我突然一惊.有些事,自己并不能完成.不要太固执,不要太顽强.去寻问,去探求,寻找能帮助自己的人.
固执不是件好事,要坚持,却不该太坚持.让别人来帮助你.经过别人的帮助,成功,也是一件好事.
倒地的扫把,有着太多的启示,或许这种理解最适合我.固执,像它,像我.
接受别人的帮助,打碎自己的固执,迎接大家的成功.
沈钟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