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耘妮石家庄,天津培训学员收获

(2016-01-28 09:26:00)
分类: 父母会
一位初次参加的妈妈说:
第一天:
我真的感受到了什么是对儿童的滋养,听懂了什么是正向描述,成人的“戒律”(禁忌)在孩子的心里产生伤痕,我犯了很多错,以后要改正。
老师重点讲了人的意识,孩子的意识,活在当下,图像式沟通,孩子与万物合一,觉得万物有灵,而我之前从未注意过,说了做了很多错话错事,把孩子提早唤醒,这之前我总无目的的看一些育儿文章,而没有把握住根本,老师一再强调要实证,不要迷信权威,(方法没有对错,而且方法可以有很多种)我以后要多注重实证。
从孩子的意识角度,老师讲了孩子的绘画,我懂了为什么不要教孩子成人式画法,而是让他画出自己心中的画。
我必须中断孩子看电视。
我要学会观察,我了解了评价和偏见是人的习惯,这些都不是观察,客观观察需要练习,真正的观察中就会发现孩子的问题。
第二天:内容好多,都非常有用,我学到了很多,一下子说不出。

一位前来复训的妈妈说:我听了大约有四次耘妮老师的课,也许是五次,但今天这次我才终于明白儿童观察是为了什么。
课程开头的导入从美好的回忆开妈,引出了滋养孩子的各种事物,对此讲师给予了明确,清晰的分类归纳,其中,还特别点明了,感官方面的滋养,往往是在有限的甚至略为匮乏的感官资源中,提供了一点点的剌激,却足以让人回味无穷。然后,讲师提出了一个问题:附近了物质身体之外,人还具有哪些部分?这个问题引导大家先了解人是什么,再考虑如何引导孩子。整个导入部分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调动了听众参与,并紧扣主题,与讲座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第一个半天理解孩子,先介绍孩子的特点,再介绍如何帮助孩子,我容易跟上讲师的思路。补充阅读资料对我很有帮助。如果能在课前预习,可能更容易理解和提出问题。
第二个半天 儿童观察详细到位。
第三个半天 三元四体的讲解生动
第四个半天关于孩子的冲突进行了现场模拟,大家可以有机会实战练习。讲师对现场表演妈妈的眼睛眨动点评精准,准确把握住了表演者犹豫不定的心理状态。

爸爸A说:耘妮老师课程结构清晰,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对于本人现有的育儿理念有很大挑战,但是也开拓了我的视野,我决定课后对课上的内容消化理解,丰富相关理论知识,在孩子身上进行观察与实证。对于现有观点冲突的地方继续深入研究。
 
爸爸B谈自己的收获:通过老师讲课,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现象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对自己育儿过程中的误区或歪路有了清晰认知。从遵从孩子天性发展的原则出发,尽量保持孩子的本质,尽量不要让外界过早干扰或损坏孩子与生俱来的潜能。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生的,爱的给予应合理和科学,如果我们把围绕着孩子的精神环境比喻成一座“房子”,过度的给予或不合适的给予不利于“房子”的建立,爱变成害,因此与孩子相处时必须认清爱是有两面性的。
老师的讲课对我也是一种疗愈,这是一堂高附加值的讲座,赞!!
 
爸爸c谈自己收获到:1、成人要静心。2、学习到带孩子的方法与专业知识。3、成人要自律,4、老师很用心,家长如果要带好孩子,也要用心。5、成人要坚持,比方说电视。6、对孩子最好的是家长的提高,家长要不断学习。
爸爸D谈到:我可以理解课程的内容,老师强调了活学活用的重要,我可以领会。我看到了界限的重要性。我认同老师提到的节奏与环境,好的习惯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很重要。在实践中我学会了拒绝和滋养式拒绝。学会了一些技巧。
爸爸F谈到:通过两天的课程,打开了自己的思路,犹如一颗种子,在我的知识体系里生根发芽,对于华德福的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我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消化吸收。听过老师的课后,感觉头脑中某片空白的区域被照亮了,在自己成长,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找到了根。
 
一位家有两宝的妈妈说:非常幸运能够遇到耘妮老师,听到您的讲座,我之前也听过一些讲座,亲子类的,PET的,理论实例上也接触了一些,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了一些,但遇到问题的时候,却着实有些吃力,不能活学活用。面对孩子总有些歉意。
这次听过耘妮老师的讲座,知道了“拒绝也可以滋养孩子”不能过份事事满足孩子,给自己太大压力,尤其是在情景表演中,我演出了家中经常出现的矛盾场面,老师的解决方法让我茅塞顿开。原来一直以来,我都过分围绕孩子,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为家庭制造压力。忽略了老公的感受。我有了全局的概念,希望继续听到耘妮的课程。非常感谢。
 
一位十五岁孩子的妈妈说:我想教育都是相通的,无论年龄大小,都会有碰撞,有共鸣,尤其是滋养式拒绝,我感觉对于解决我们家现阶段问题很有帮助,孩子现阶段常有的一些过分的要求,从前我们大多数时间是一家三口坐下来沟通交流。最终都没有达成一个满意的共识。谢谢,非常感谢精彩的课程。
 
一位传统园转入华德福的妈妈说:从前我送孩子来华德福只是为了改变孩子的自信心,现在我重新反思家长在幼儿教育中应起到的作用。
 
一位很擅长表达的妈妈说:我记住了“少说多做”这个重点
 
一位无法让孩子早睡的妈妈说:两天的学习之旅就要结束了,感觉意犹未尽,耘妮老师讲授的内容大多是我未曾接触过的。通过讲授收获颇多,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对于孩子的观察要客观。回家后我要把孩子的作息调整过来,做到有节奏的生活。
 
华德福教师们说:
一位参加完全部华德福幼师培训的一线老师说:遇见耘妮老师是上天安排的一种缘份,您的课程是落地的,是在人间实践人智学和华德福教育,有种拨开迷团的感觉。同时,我又明白了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一位刚走上教师岗位的老师妈妈说:万事万物遵循“道”的法则,教育孩子亦如此。从无到有的世界做加法,从有到无的世界做减法,孩子的意识从无到有,不要过早唤醒。在实践的环节中,我扮演孩子,我体会到了他们的内心深处。这样当我做妈妈做老师的时候,我会更爱他们,更懂他们。
一位年轻的老师说:我发现我从前对孩子的观察不够细致,通过实例表演,我初步了解了滋养式拒绝。听完课后,我对以前不懂的地方找到了原因:我现在需要坚定的做出对的行为,让孩子感觉到这件事情就是不可以的。
一位主班老师说:我们班一些需要帮助的孩子,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对待孩子要活在当下,成年人要把握到度。我知道了一件事情的主次,我知道了该拒绝时如何运用滋养式拒绝,还有怎样细致深入地观察儿童。
另一位主班老师说:我意识到界限的重要性,以前知道,现在更知道它的缺失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哪些坏处,我清晰了一些细节:比方说孩子在不同阶段画作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我了解了意识。意识的各个不同的层次,例子很好生动易懂。0-7岁对孩子的未来很重要,我们可以做的是尽力做好榜样,尊重孩子的成长。
一位园长说:感恩与耘妮的相遇,这一次相遇,深刻的理解了“无”“道”。关键的是我还看见了那个“管道”耘妮老师既有“道”的深度,又接地气,又有“术”的内容,收益满满。希望有机会参加深度课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