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朋友来访的尴尬

(2015-01-05 21:22:21)
标签:

育儿

分类: 带孩子

作者:小水滴幼儿之家--耘妮

案例分析:朋友晚间突然来访,带了孩子一起来家小坐。我的孩子不乐意,对大人表示欢迎,对小孩子不让人家玩玩具。两个孩子之前认识,我家宝宝一直不太喜欢他家宝宝。

任何两个孩子之间都可以成为朋友,就象任何两个笨蛋都可以创造亲密关系(后半句见书《懂得爱》)

宝宝为什么不喜欢那个孩子?在宝宝的世界里,有一些孩子会对宝宝主动的好。有一些有他们自己的个性。宝宝能够接受的是一个挺窄的范围。为什么?家里的成人对宝宝太好。宝宝能接受的是跟家人这样主动给自己温暖的人,如果对方没有什么温暖,宝宝没学过给予,他习惯要。遇见这种跟家人很不一样的孩子,他就不喜欢。

在小水滴也是如此,你看到有一些孩子坚决不肯拉另一个人的手,他只能接受那些相对安全的。如果他只有两岁,你就要理解他,他还是个对安全感要求挺高的年龄,如果他不能拉一个人的手,可能是那个人没有给他安全感,两岁的年龄容易忘记,可能他去旅行一个周,回来后,就有点不认识伙伴们了。但在三岁的年龄上就不同了。对两岁的,我们就巧妙的调一下位置。然后帮助他熟悉他人。但三岁的孩子,我一般会说:“这里都拉手,如果你不想拉,可以离开圆圈。”我这样说了之后,三岁的孩子都会迅速的拉上,这对他来说,不是个逾越不了的困难。

所以其实,在家庭里,我对孩子有点“恶劣”,是个“大恶人”,她出去之后,觉得人人都对她挺好,高兴的不得了。大家不要误解,以为我不在情感上给孩子温暖,我只是公平合理,不给孩子额外的优待。

首先,我家只有几件玩具是属于孩子的,其它都是家庭的。妈妈说了算。

孩子已经习惯这样了。

在一个家庭里,妈妈也有空间,爸爸也有空间,孩子学会了给别人留出了空间,他跟人相处就顺利。

客人来访,如果宝宝不想分享他的玩具,我就拿出家庭的来分享。

宝宝抢了回去,死活不给。

我就会划出一个地方,比方说,在这个角落的玩具是一起玩的,现在妈妈放几件玩具在这里,如果你不想一起玩,可以去卧室。

一般我会说客厅是大家一起玩的地方,你也可以不玩,去卧室玩吧,(客厅在家庭中的功能本来就是允许客人造访的地方。)

原则是谁不喜欢谁离开。

如果一个人发出了强烈的不喜欢的情绪,就得让别的人都来将就他,那情绪对他有了附加的实用价值。他就会变得更多情绪。所以不能让原则变成谁情绪大就将就谁。这种灭火的原则,将使火灾四起。

案例中是火灾四起了。

这时朋友提出来要离开。

妈妈说:别离开,继续玩吧。

这是个跟成人沟通的问题。----你要坦诚。不要面子。坦诚的对朋友说,我今天搞不定孩子了,真的很抱歉,你要走就走吧,我不留你。

其实他们来访的时间并不合适,估计是19:30的样子,对孩子来说,已经是玩了一天,心力耗尽。再大些再优雅的孩子这时也容易出问题,何况是3岁多的小孩子。

接下来战争不断,凡对方孩子往东,自家孩子一定说西,怎么都不对劲,掐不断。

这里没有原因,原因就是与对方做对。就是反感。就是控制不了的情绪。

到了这份上,很难用平常的方法调整。凡人无力了。孩子说啥都是对的,不可以再讲道理了。

比方说一方说:你是坏人。

妈妈就倾听说:你想跟他玩,他不跟你玩是吗?

另一方说:“你才是坏人呢!

妈妈就倾听说:他说你,你不舒服是吧?这咱们家,哪里有坏人呢,对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