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灵性竞争
(2014-12-21 21:18:05)
标签:
情感 |
分类: 心理咨询 |
竞争就是要分个你高我低,而且,我的高有一个标准,不是我个人的进步,而是我超过你。
竞争无处不在。
现在有很多人走上了灵修道路,也有一些人找到了自己的信仰。也有更多的人在学习心理学。
他们接触了一些知识,就用这些知识来将自己对号入座,证明自己是无辜的。别人是有错的。
做为人,我们很难避免进入竞争,我们习惯拿一切手头的东西做为武器,如果灵性学习在我们身边,我们就拿了灵性上的一些名词,或逻辑,做为我们打赢他人的武器了。
当别人不好时,好的人就是我喽!!当竞争发生时,我们的着眼点是让自己感觉好一点,而不是更好的解决问题。或者让自己成长。
很久以前我认识的一对夫妻信仰基督教,女方经常会质问男方,神说不可以骂人,你怎么还骂我呢?
我们多少人都是如此:
比方说,学过精神分析之后,回家对父母说,你们以为你们爱我,其实你们做了很多对我不好的事,你们从来没有把我当个人看,只是让我做个好孩子。
学了心理学之后,回家对老公很失望:“你该去上上课,学习一下怎么倾听别人。”
知道了“成长”这个词后,愤然的说:为什么总得我成长,老公怎么就不用成长一下呢?干脆我也不成长了,让他先觉痛苦,让他先成长。
就这样,矛头总是指向别人。
我曾经有一位来访者,有一天回过味来,说:不对呀,怎么我父母对我不好时,你说他们是爱我的,那就是他们爱我的方式,怎么现在我对我女儿发脾气时,你就说我给她的不是真爱?我得接受父母没好好对我,还得好好对女儿,我怎么就那么倒霉呢?
还有一位朋友听我说了成长的路上一定要负责任,华德福的生日故事,不只是美好温情而已,还有就是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孩子对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她听完说太好了,把孩子送到华德福学校,让他对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我的童年让我父母负责任,他们两方都负责了,我的日子就过好了。
我们是不是都会有这些没说出口的想法?
如果我在座谈上讲了“唤醒”,你马上会有一些反思,比方说哎呀,幼儿园老师唤醒了我的孩子,我老公也唤醒了我的孩子,公婆更不用说了。然后你就会不由自主的花很多力气去教育对方。但这往往没有什么作用。因为竞争者好象天平的两端,对方的存在,完全与你的存在匹配,你花力气做个教导他的人,他就得花力气做个被你教导的人,明明有那些书,他就是不看,明明有那些讲座,他也不会去听,为什么?因为你推荐的啊,他已经快被你的教导烦死了,为什么还要去听你推荐的那些书和讲座,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只有当你不做右巴掌的时候,对方才有可能不做那只左巴掌。他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才心服口服?那就是你不是说得天花乱坠的时候,而是真的做出了效果的时候,你一句话也不用说,他就会来主动问你。
以上种种情况,都没有专注在自己的成长身上,自己的责任身上,而是专注在让自己感觉好一点上面。上面的这些情况我统称为灵性竞争。
请大家觉察自己用语言对别人的时候,或者念头对别人的时候。
坦白的说,我也会不自主的这样。一不小心就会陷入灵性竞争。
我和你一样。
但觉察就是一大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