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有关分泌性中耳炎的新闻.

(2011-01-04 15:14:58)
标签:

急性中耳炎

听力损失

通气管

分泌性中耳炎

后遗症

育儿

分类: 健康
门诊时,常可见中耳积水的幼童,其中,又有一部分需要接受中耳通气管置入手术。不过,带小朋友来医院的父母,常会问:“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不用开刀,我家的小孩就得开刀呢?”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1岁到3岁的幼儿,平均每人会得一次急性中耳炎,最主要的后遗症就是中耳积水。幼童急性中耳炎后仍有积水的比例很高,持续1个月几率为40%,持续2个月的有20%,3个月的有10%。反过来说,即使不开刀,也有90%的人在3个月之内会好,但是剩下的10%,会自行痊愈的机会并不高。

  单纯的中耳积水会导致15分贝到30分贝的听力损失,而一般言语交谈的平均音量超过40分贝,所以当父母在被问到小孩的日常生活状况时,常常没注意到小孩的听力已受损;然而对于学龄期的孩童而言,如此的听损却有长远的影响。

  因为构成语言发音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子音,而子音大多由气音所形成,音量大约就落在30分贝上下,所以家长虽然在短期之内还感觉不出小孩听力受损,等到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小孩咬字不清,注意力下降,直到接受详细检查才发现问题。根据国外的研究,学龄儿童中耳积水超过1个月以上,对于语言的发展影响可以超过半年,不可轻视!

  所以决定是否开刀的第一因素,就是积水持续的时间。

  如前所述,大部分的病人会自然痊愈,如果太早决定开刀,会让病人接受不必要的治疗;太晚开刀治疗,对幼儿的语言学习又有长远的影响,而且还会有其他的后遗症。

  目前医界的共识是,如果双耳都积水超过3个月,就该建议手术治疗。但是除了时间之外,还要考虑一些特别因素,因此每个病人的治疗过程并不会相同。

  中耳积水造成听损,对于听力原本就不好、语言发展迟缓,或是有学习障碍的小朋友,更是雪上加霜,所以需要积极治疗。一般是先给予抗生素治疗2周,如果仍未改善,最多再观察1个月,不要等到3个月。有些病人因为长期耳咽管功能不良,可以推测不开刀治疗,积水自然痊愈的机会不大,这种情况下也不宜再拖3个月。例如先天性颚裂的病人,通常积水都是整年持续;有些小朋友以前装过中耳通气管,管子脱落不久后,又再度积水,这次自然痊愈的机会也不大。这些状况都应该及早手术,不要再浪费3个月的时间观察与等待。

  如果检查显示,听力损失超过35分贝,又有不同的考虑。因为听力越差,除了更加影响生活和学习之外,也代表中耳腔的病变不仅止于积水,还有可能并发听小骨链的破坏、中耳腔内的沾黏、耳膜软化塌陷等后遗症。

  单纯积水只要将水导引出去,听力大多能恢复;一旦有上述并发症,即使事后加装通气管,仍有可能有难以复元的听损,如果不妥善及早开刀治疗,永久性的听力损失也会随着时间的推迟而越来越严重。

  此外,如果中耳积水伴随平衡失调、耳鸣、头痛等症状,或是不断反复发生急性中耳炎、高烧不退甚至颜面神经麻痹,都是施行手术的时机。

  之前有新闻报导,有病人因为中耳炎吃药太久,引起肾衰竭而需要终生洗肾。因此最后再提醒大家,中耳积水和慢性中耳炎这两种疾病,只有在急性期才需要抗生素治疗,以2周为原则,最多不超过1个月;如果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仍无改善,应该考虑手术治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