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趣味是怎么来的?
(2010-06-10 04:48:38)分类: 案例分析 |
么么和另一个小朋友在看鱼,那个小孩子两岁多,是个小女孩,还不太会说话,我暂且称她小偶,小偶看鱼看的挺专心,鱼都跑到么么这边了,小偶也跑了过来,使劲的挤在么么身上,么么一边坚守阵地,一边喊,妈妈,这是我的地方,小偶妈妈把孩子抱回到原来的位置上,训话说,你在这边,你挤人家干什么?啊?噢,鱼鱼都到那边去了,妈妈帮你敲,一敲鱼就会过来。
这是个很好的妈妈,第一,她在公共场合注意到了自己和他人的界限,不同意她的孩子侵犯别人,第二,她注意到了她的孩子是有需要的,她想满足孩子的需要。、
她的思路还有几个不对劲的地方,第一,她用了不悦的表情训斥孩子,她可能习惯性的觉得,如果她对自己的孩子不悦会使我觉得舒服,第二,她认为她的孩子想要鱼停留在她这边,只是想占有而已,其实小偶对么么也很喜欢,所以会使劲地挤在么么身上,她想跟么么共同享受看鱼的乐趣,但小偶还不会打开局面,小偶对鱼也是充满爱意,整个身体都追随鱼去了,
对世界这么有热情的孩子,经过了妈妈的指导后,习得了两点:一,资源是有限的,总共四条鱼,我要一人两条,二,鱼是低级的东西,只供我们观赏,敲敲它就来了。
后来么么和小偶都在敲鱼缸。
我吸取了两个教训,第一,不能老把自己定位成一位“改善女士,”有时太急改善,容易误导。第二,要尊重有生命的东西,即便是一条小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