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及对小学教学课堂的启示

(2007-06-06 11:03:10)
标签:

儿童

心理学

信息加工理论

分类: 朋友*身边

 

背景音乐:3月9日(是毕业的时候唱的一首歌,明日高考日,为后来人祈祷。) 

儿童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及对小学教学课堂的启示

文本摘要:信息加工理论主要探索人类认知的过程,在研究的方法上侧重于内省法。信息加工认知理论与皮亚杰在许多理论问题上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于是将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特点与信息加工理论结合使用于小学的课堂教学,促使小学教师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行为个体进行具体行为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儿童吸收知识积极性、引导儿童正确思维以及强化儿童记忆知识的目的。教师的具体方法又依据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所提出的动作式、映象式和符号式三个阶段的认知发展划分设计为,利用音形话以及动作行为来针对不同阶段儿童进行教育。本文主旨不仅强调教师的教育心理知识以及教学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强调了教师的人性化教育,即尊重客观的生命发展规律以及个体发展特殊性,分类别进行教师以爱心为基础的科学化的教育。

(MISLAND语:确实对于这篇作文来说,是有点单重视完成作业的嫌疑,特别是前面几乎是在引用已有的理论知识,但是到第3部分,确实已经开始自己思考了。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写作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因为首先若谈论理论对实践课堂的影响时,我们起码要先明确这理论的精华时什么。于是以上。)

一、对于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范畴内的“信息加工理论”的理解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所著的《认知心理学》一书的问世,标志着“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正式作为一个学派而立足于西方心理学界,成为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两大主流之一。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集中研究的是:认知的过程。“信息加工理论”便是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范畴内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家批判性地改造了内省的方法。并在批判和改造内省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口述报告法”或“出声思考法”,即要求被试通过原始性的口头陈述来报告思考时内部信息加工,特别是短时记忆中的内容。信息加工理论除了主要关注人类记忆系统起作用的机制外,还探讨了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记忆信息贮存的方式,或者说,知识表征的方式。在记忆系统中被贮存的信息,不是与刺激输入一一对应的直接复制,因为,感官接受的物理信号并不是对外部世界的完美表征,为了便于回忆,人们须以某种方式转换物理信号。转换或重新编码会增加以后回忆信息的可能性,但这是以失去某些细节为代价的(Lachman,Lachman,and Butterfield,1979)。

当确立了研究的大方向后,研究的具体方法的问题也成为信息加工理论研究过程中十分困难的问题。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继承了实验心理学的传统,吸收了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成果,形成丁一套比较完整的研究方法——实验、模拟、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充分地反映了当代科学在实验基础上高度综合的研究特点,以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特点。这些研究方法有:实验法、口述报告法、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正是研究方法的突破,促进了信息加工理论的发展。

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主要进行有关感知觉与注意、记忆、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之外,并且还对概念形成的思维、学习与迁移、社会认知与心理学发展等问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且由于“集中研究认知的过程”这一特点,这些研究有的被纳入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等教科书中。

二、儿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

    以皮亚杰为首的日内瓦学派经过长期研究,确定了儿童认知发展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前运算阶段(2岁~7岁);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15岁)。它们彼此衔接,依次发生,不能超越,也不能逆转,各阶段发生的时间大致对应于上述的年龄阶段,但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1967年,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提出了关于认知发展阶段的看法。他根据儿童表征世界的方式,将认知发展划分为动作式、映象式和符号式三个阶段。

(一)动作式阶段的儿童或学生,主要通过动作来认识、再现外界事物的特征,只能从做中学,很少有反省认知的参与。布鲁纳假定,构成这些动作的每一个动作的基础是一个概念图式,它综合着多方面的、有次序的动作。

(二)映象式阶段的儿童或学生,显示出将环境中的经验构成内在表象的能力,他们通过形象,包括视觉图象或其他感觉表象对世界进行表征。这种表象的制造使概念符号化,但不能充分地界说概念。

(三)符号式阶段的儿童或学生,能够借助语言或符号系统来贮存或提取大量信息,借助语言进行推理、解决问题,并最终能提出假设、使用比喻及条件性(如果——那么)命题。布鲁纳的认知发展阶段划分实质上是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的进一步支持、补充。具体的物体和现象使儿童能够通过感觉运动学习来形成和保持各种表象,而以这种方式获得的概念和原理则为他们以后进行更多的言语和符号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布鲁纳的认知发展论不仅指个体的发展,还包含着学习过程。在他的理论中非常强调文化与教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三、小学课堂教学启示。

    基于小学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就特别重视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中的小学课堂教学。首先必须强调的最重要一点是:由于儿童心理与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教师的教学是必须要以阶段发展与个体特殊发展为全面参考来确定每位同学的不同教育发展模式。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2岁~7岁)不能进行这样的转换,他们的思维具有单维性、不可逆性及静止性等特征。但是他的认知阶段已经进入了动作式阶段,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开展丰富的课堂互动活动,引导处于学校教育起步阶段的儿童们活动起来。一方面,从信息加工理论方面讲,通过做动作,利于儿童记忆教师提到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处于学校教育起步阶段的儿童们尽快的适应学校教学生活。对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我们不建议每天关在教室中学习,根据阶段特点,建议可以多进行室外教学。

对于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的低年级学生,已经开始进入认知的映象式阶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助幻灯片或FLASH作品来辅助教学,使小学生开始利用自己的头脑,想象的过程中在内部,将事物的外型与声音的特点转化为脑中的记忆进而加工转化为知识储存起来。如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讲《望庐山瀑布》一课时,建议使用标准朗读FLASH,并再幻灯片内嵌入瀑布飞流直下的画面,更好的是配上瀑布拍打岩石的澎湃声音。当然若有影象是最完美的。相信可以成功吸引小学生的目光及思维,那么这时授课是最有利于儿童记忆与吸收的了。

儿童到了形式运算阶段(11岁~15岁),即上小学4、5、6年级时,认知发展到符号式阶段,能够借助语言或符号系统来贮存或提取大量信息,借助语言进行推理、解决问题,并最终能提出假设、使用比喻及条件性(如果——那么)命题。这代表着逻辑思维的逐步成熟,可以按照一定常规的、简单的思维活动方式进行完整的推理、理解。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教学难度。再以语文教学为例,学校对这个阶段的正常儿童应制定的教学计划应该是:可以独自进行文章分析。教师在授课时应适量加入对学生独自阅读课文、划分层次、理解含义的引导。练习也应加入阅读理解的训练。在儿童的思维发展重要阶段,进行有计划的思维训练对巩固与促进思维的正常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后,依然要强调一点,由于信息加工理论是属于信息加工心理学范畴引而出现的词语,其带有强烈的心理学色彩,所以带有浓厚的人本色彩。因此虽说其是集中研究认知过程,但必须要重视其本身理论所强调的阶段性,也要重视个体发展的特殊性。每位小学教师都应带着满满的爱心与丰厚的专业知识走进小学课堂,关注每位儿童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5YI出走ing
后一篇:一切淡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