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鼋头渚(42)---鼋头渚,鼋头灯塔,鼋头渚刻石,涵虚亭,震泽神鼋,澄澜堂
 (2018-02-15 17:08:16)
	
			
					(2018-02-15 17:08:16)		| 标签: 无锡鼋头渚风景区鼋头灯塔鼋头渚刻石鼋头春涛 | 分类: 跟我来无锡 | 
鼋头渚是纵观太湖山水组合最佳处。一脉青峰,从充山逶迤而下,伸入太湖洪涛之中。那块被神化了的渚头巨石,三面湖水拥抱,冲波兀立,显示出一只栩栩如生的神鼋,昂首于碧水之中,雄姿英发。
登上鼋头,极目远眺,浩渺湖水,涤尽人间的嚣尘,远山如黛,直舒胸臆。鼋头渚有一灯塔,临湖危立。1860年,无锡绅士华题蓉,一次舟行夜归,迷航误入湖心,险遭覆舟,其后裔在渚上立杆悬灯导航。1924年夏,锡湖轮船公司通船,地方人士集资建灯塔导航,以保航行安全。1982年进行加固翻新,重檐琉璃顶,金山石贴面,高度从原来的12.6米加高为13.1米,改变了原似“铁钉”船的形象,既能导航又点缀了景色。
鼋头渚刻石,兀立于灯塔后,高2米余。正面刻“鼋头渚”三字,为光绪间无锡举人秦敦世所书。背面题刻“鼋渚春涛”,原为清末状元刘春霖所书,毁于“十年动乱”。后集唐驼为“花神庙”所书联句“春色斗燕支,天教万紫千红,都归主宰;涛声吼鼋渚,地胜十洲三岛,合住神仙”中的“鼋渚春涛”四字,补刻于石上。1995年邮电部发行的《太湖》邮票中,《鼋渚春涛》就是其中的一枚。
鼋头渚上还建有“涵虚亭”,八角形,亭中悬有清代陈夔龙1919年书的匾额。
此亭兼具点景,观景,和休闲为一体。
震泽神鼋,“震泽”是太湖的古称,“震泽神鼋”用青铜制作的,长1.7米,高1.3米,宽1.1米,重达700公斤,这是上海交通大学“中华青铜文化复兴公司”在1985年5月无锡首届“太湖之春艺术节”时赠送给鼋头渚公园的。这“震泽神鼋”由著名雕塑家庆宝持创作,上镌有朱复戟教授篆刻题名。为鼋头渚的吉祥物。
澄澜堂建于1931年,于充山半山腰,是仿照宋、明宫殿式样营建的,面阔五间,四周游廊,气宇不凡,是“鼋渚春涛”的主建筑。“澄澜堂”匾额,为清末无锡华世奎所书;中堂“天然图画”为谭泽闿所书.“澄”是指水平静清澈,“澜”则是波浪起伏之意。取名“澄澜堂”是说在这里可以饱赏太湖多变的天然景色。
陈夔龙在堂两边抱柱联上写道:
山横马迹,渚峙鼋头,尽纳湖光开绿野;
雨卷珠帘,云飞画栋,此间风景胜洪都。
堂中还有林开谟书于1933年的楹联:
吴越有具区,襟江带湖,经始楼台都入画;
 
春秋多佳日,陶元浴素,默参龙象欲逃禅。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