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6.10 《收麦有感》刊发在《灞水两岸》平台
《收麦有感》
Hu皮Lang
30年前的我们:时间过了六一,每天到地里转一圈,看看那一块麦穗发黄了,拿起早已磨快的镰刀,冒着酷热,一镰一镰的割到,捆上,再用架子车(间或手扶拖拉机)拉回场里,摊开,每隔一小时翻晒一次,运气好时,下午太阳快落山时,就可以或吆牛或开拖拉机,上场反复碾压,后边跟一群人用叉翻晾,如此反复三到五次,再木锨扬场,当然必须有风,若真没有,就打开直径一米的大风扇,一锨一锨的扬起,直到麦粒干干净净的躺在一边,第二天,一口袋一口袋的在干净的麦场里晒麦子,一般要经过两三个太阳,然后入囤,夏收结束。人,一个个都晒成了刚果居民,这个过程,随时有可能下雨,于是所有工作只能退后,被雨水侵泡,吃霉味麦面是常有的事情。一个收麦季下来,一般需要20—25天。
今天隔壁侄子收麦:早上7点半,门前想起了机械轰鸣声,打开门,原来是昨晚电话约定的收割机到了:走吧,今早先给你家收,今天上午还有两家。等侄子一起登上收割机手旁边的座位,轰隆隆,20分钟后,到了地头,一拢一拢的开始收割,1个小时后,已经粉碎的麦秸已经被翻入土中,未来几年,经过反复的翻腾、浇水,对因为长期使用化学肥料而慢慢板结的土壤结构也有改良作用,装满麦粒的拖拉机开始往回赶,摊开在门前的水泥路面上,两天后,新麦入囤,一切OK!
《忆三夏大忙》
咸阳/Hu皮Lang
曾经往事显眼前,
三夏大忙连轴转。
割麦碾打脱粒忙,
拽牛麦场转圈圈。
太阳愈毒愈欢干,
唯恐淋雨麦粒黏。
麦草用处实在多,
饲养牛马草料拌。
天黑熏蚊安宁睡,
嬉戏打闹掏洞玩。
时代发展嗟往事,
麦秸故事说不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