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保智诗评《主角》150首之一(1----5)
(2020-07-04 17:49:03)7月4日在《家乡记忆之大美咸阳》刊发
1、1975年初夏,一个来自山区的11岁穷丫头, 一双白色回力鞋把她送进了县剧团, 易招娣成了易青娥,迈出了改变命运的第一步。在宁州县剧团敲鼓的舅舅胡三元成了她人生路上的第一个贵人!
2、剧团也是小社会,在舅舅的介绍下,易青娥认识了热心的胡彩香,这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演员,同时也有着所有女人共有的嫉妒心,嫉妒同行米兰多次抢了她的角色。
3、一场汇报演出,让胡三元这个表面上嘻嘻哈哈,实际把艺术看的比天大的敲鼓人完全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他的眼里,只有技术、本事、“活儿”,所以不惜得罪相爱之人胡彩香而尽全力帮助较之前进步明显的米兰演好了戏。
三元粗看似嘻哈,
心系艺术比天大。
不惜得罪心爱人,
帮助米兰不作假。
4、易青娥入团考试考得不错,主要是放下了包袱“豁” 出去了,也印证了胡彩香之前的那句话:唱戏么,就要胆子大,敢做动作敢发声。
彩香老师传真谛,
放下包袱豁出去;
身随心动用真情,
努圆气力唱好戏。
还是那句老话,看戏的是瓜子,演戏的是疯子。不疯,不深陷剧本之中,心思不随着剧中人物的所动而动,怎么可能演好戏。
5、舅舅胡三元这么说:唱戏凭的就是嗓子好,功夫硬;师傅胡彩香帮易青娥练功,拔筋,疼得她眼泪流下来也不松口。
苦练硬功未敢忘;
考进剧团训练班,
感谢师傅胡彩香!
这两位都是真正视戏剧为生命的人!在那样的大背景下,挨批归挨批,但对戏剧热爱的感觉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