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值不值得买 福特新嘉年华优劣全面曝光

(2009-03-13 09:53:48)
标签:

汽车

嘉年华

polo劲情

车型

马自达

  [中国汽车品牌网 导购]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新嘉年华车型 图片)终于在三亚上市了,漫长的上市过程再一次考验了媒体的耐性。 经过等待以及一轮又一轮的领导发言,新嘉年华的价格终于浮出水面,1.3L手动经典型的报价为7.89万元,两厢1.5L自动运动型10.89万元。

http://image.at160.com/resource/news/47/472a85efafbef81f115aae8325a193d4.jpg福特新嘉年华优劣全面曝光" />

『长安福特新嘉年华』

  对于消费者来说,买车就一定要比较,而比较的项目无非就是品牌,价格,配置,舒适性,后期养护成本,安全性能等等,其实总结到最后,就是一句话三个字——“性价比”!

  从直观价格看,新嘉年华的竞争对手基本上都是合资品牌车型,目前这一级别的国产自主品牌车型还较难撼动合资品牌车型的地位。新嘉年华1.3L手动经典型的竞争对手主要集中在:东风雪铁龙C2车型 图片),斯柯达晶锐马自达2POLO劲情新飞度上。再加上一些非主流的自主品牌车型,乍一看新嘉年华面对的竞争对手有很多,但是看看这些车型的市场表现,您就会发现有很多车型实际上很多车型都不能对新嘉年华构成威胁,比如雪铁龙C2。

http://image.at160.com/resource/news/e6/e6af1df26de9a2311f39f4b9efacf0f7.jpg福特新嘉年华优劣全面曝光" />

『嘉年华强劲的竞争对手』

   其实马自达2和新嘉年华同样出自同一个制造平台,所以从底盘和车身数据来看,马自达2和新嘉年华都有着许多的相同,也正是这样,两台出自同门的轿车此次 对比颇有些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意味。不过无论是从外观,还是从内饰以及配置上来讲,新嘉年华都要优于马自达2,由于马自达2销售一直萎靡,所以实际 上马自达2也不能对新嘉年华造成直接挑战。

  倒是斯柯达晶锐,新飞度以及老将POLO劲情能对新嘉年华的销售前景造成一定的影响。

  先从价格上说,新嘉年华7.89万元的售价还比较合理,在同级别车中也比较有竞争优势。而且受目前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影响,新嘉年华的竞争对手优惠幅度也都相对较小,对嘉年华冲击尚小。

http://image.at160.com/resource/news/c2/c2a5e990a5c01831775860066ee91db6.jpg福特新嘉年华优劣全面曝光" />

『四款车型价格对比』

  从价格上看,上面所比较的车型都是各自车系中的入门车型,接下来我们比较一下这几款车的基本参数对比:

http://image.at160.com/resource/news/4d/4d9148acf72fe5b5180bc3f52d201b7d.jpg福特新嘉年华优劣全面曝光" />

『参数对比』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新飞度的轴距最大,这也就意味着新飞度后排乘坐舒适度要更好一些,而新嘉年华紧随其后,但是通过记者实际乘坐发现,新嘉年华的后排空间并不像数据表现的那么好,这或许和过厚的前排座椅有关系。

  动力方面,四款车都搭载四缸发动机,从参数看新嘉年华的功率和扭矩都不占优势,在动力方面新嘉年华落在了其他几款车后面。而行李箱容积也只是略大于POLO。新嘉年华除了价格优势,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其他的优势来对抗竞争对手。

  在安全性方面,新嘉年华史无前例的配备了前排双安全气囊和侧气囊,这在同级别车型中非常罕见。在被动安全性上,新嘉年华做的不错。而相对于其他车型2年6万公里和3年10万公里的保修来说,新嘉年华的2年4万公里保修显得有些不太厚道。

无论如何新嘉年华的正式上市让所有的媒体,经销商和消费者都卸下了一个“思想包袱”。由于新购置税政策的实施,希望新嘉年华也能搭上政策的春风,像福克 斯一样火一把。有人认为新嘉年华的定价过高,有人认为定价合理,在目前的销售市场上看,新嘉年华的定价刚刚合适,如果您认为他定价过高,那他一定是为了下 半年或是年底的时候降价做准备。老牌子,新面孔,全新福特嘉年华对于时尚和运动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其实说到新嘉年华的竞争力,笔者倒是认为那经过精心设计 的外观才是他最值得炫耀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