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大利电影《致青春》(The Best of Youth)

(2014-12-20 18:58:05)
标签:

意大利

电影

青春

分类: 妄言妄听之
我知道喜欢看电影的人,最讨厌我这样的剧透党。可是这部电影,大部分人不会去看,一则没时间,二则好像没中文字幕,所以说说也无妨。
    这部拍摄于2003年的电影片长六小时,讲述意大利一个家庭从1966到2003年的风风雨雨,其中有几个场景,太让我刻骨铭心:
    两兄弟把乔治亚从精神病院救出来,大家在火车站。尼古拉让乔治亚去买冰淇淋。买冰淇淋的时候,店主找给她零钱,她本来要拿走,转身看到三个警察走过来,一时心慌,不知所措,于是被警察盘问。她虽然神智不清,此刻却明说自己是一个人。在被警察带走的那一刻,她给两兄弟使了个眼色,那眼神带给我的感动,久难平息。而她的消失,也让人心痛莫名,不知何日能再相见。两兄弟的人生就此改变,各自走上不同道路。
    尼古拉带队检查黑精神病医院的时候,撬开一间地下室的门,里面五六个被捆在床上的老人,不停挣扎,已让人伤心,再撬开一间屋子的门,乔治亚侧身蜷缩在床上,脸上全是伤疤,眼神空洞,在那里不停抽搐,尼古拉那一刻的神情,观之令人难过。这个场景,让人喜悦又让人心碎,让人在流泪中欢笑,在欢笑中流泪。
    朱妮亚坐牢的时候,尼古拉给她寄来钢琴曲谱,她翻阅时浑身颤抖,双手随着书上的线谱不由自主弹奏,一时间浑忘自己置身牢房。但她马上清醒过来,毅然决绝地把书递给狱警,让他们还回去。我想她钢琴弹奏得那么好,却从不多弹,就是因为音乐具有改变人性的力量。她要投身革命,无法让自己陷身柔情,无法让自己在小布尔乔亚的温柔甜蜜中沉溺。所以列宁说,如果一辈子听《献给好人的奏鸣曲》,俄国革命又怎么能成功。确实,音乐带给人对生命的无限留恋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而干革命的人,随时准备牺牲,当然和这样温情的钢琴曲无缘。
    就在新年的那个雨夜,到处弥漫着幸福,人们相互拥抱祝愿,外面烟花腾空而起。马迪奥在阳台上脱下鞋子,要走回房间,可他突然转身,翻身一跃,从阳台跳下。那样猝不及防,那样剧烈沉痛,一时间掏空我的思想和心胸。想到2003年,心痛得抽搐。
    尼古拉和那些精神有问题的孩子一起玩,他们在大树下做游戏,这时来了他的一叠信。他让其中一个孩子给他读信,就在那男孩断断续续的声音里,他听到了母亲过世的消息,无言哽咽,可他压抑住心中的伤痛,对那男孩说:你读得很好!都读对了!
      我把这部电影细细看完,似乎和它一起,把自己的前半生又经历一遍。它带给我的感动,可能一辈子也无法说清。人的一生,到老回味,可能只剩几个场景,其余时间,不过在为它们作铺垫。电影里展现的意大利的美丽,意大利的忧伤,意大利人四十年的憧憬和彷徨,如此真切,如此亲近,令人心碎而又沉醉,真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也许《美国往事》、《燃情岁月》有这样的氛围,但太过热烈。《霸王别姬》很像,所以至今听不得张国荣那首《当爱已成往事》。
   不知赵薇在拍电影之前有没有看过这部?赵薇的电影不该叫《致青春》,或者说这两部电影实在不可比,这不是意大利人的《致青春》,因为它有历史眼光,有悲悯情怀,有生活气息,关键是,它有和过去说再见的勇气。回忆,然后前行,这是我欣赏的态度,也是我一生的软肋。我太喜欢moment,而不是occasio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乱弹理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