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范仲淹国际学术论坛在杭举行(3)在桐庐
(2009-12-04 19:51:47)
标签:
《岳阳楼记》第三届游轮范仲淹桐庐文化 |
悄悄地走进严先生祠堂,轻抚着碑文上范仲淹留下的《严先生祠堂记》,怎不让范氏后人感慨先人的高尚情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岳阳楼记》里的名句,跨越近千年,仍散发着穿透时空的魅力。今年是《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诞辰1020周年,11月29日上午,来自新加坡、日本以及全国各地的100余位文化名家移师桐庐,在这方曾被宋代先贤范仲淹誉为“潇洒桐庐郡”的奇山异水里,登临严子陵钓台,探访范仲淹遗踪,拉开了“第三届中国范仲淹国际学术论坛”桐庐分会场活动的序幕。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新华社高级编辑郭君正、文化部社团办主任王吉、中国范仲淹研究会副会长、范崇嬿、范国强等海内外学者出席桐庐分会场会议。县委书记戚哮虎致欢迎辞。县领导陈国妹、吴玉凤、潘晓萍、周建英等出席会议。县委常委、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周媛玉主持会议。
王吉在致辞中说,在新的时代下,我们不仅要学习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更要学习他那种担负起国家复兴的使命。当前,所有党员干部都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统领思想,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悠悠富春江畔,眼前尽是青山红叶,在游轮上的专家学者诗兴大发,纷纷吟诗作唱。中国范仲淹研究会副会长范国强博士是范仲淹第三十代传人,踏上了先人所到过的“潇洒桐庐郡”,他倍感激动。“坐在游轮上,望着两边的青山,仿佛是置身在叶浅予先生的画中,桐庐不愧是神州仙境。”说到动情之处,范国强用深情的言语朗诵起了《岳阳楼记》,博得了所有专家学者的掌声。
戚哮虎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宋代大家范仲淹的“潇洒桐庐郡十咏”让“潇洒”成为了桐庐独一无二、独树一帜的品牌。“潇洒桐庐”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范仲淹与潇洒桐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此次论坛在桐庐分会场的成功举行,将进一步扩大“潇洒桐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桐庐城市品牌建设和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我县将此为契机,进一步挖掘范仲淹与“潇洒桐庐”的文化内涵,积极弘扬他的“先忧后乐”精神,带领全县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全县人民都能“共建潇洒桐庐,共享品质生活”。
严子陵钓台,曲曲折折的回廊,绵延不尽浩瀚的历史风貌,龙飞凤舞的椽笔,抒写不完涓涓的文化源头,专家学者们欣赏着春江美景,研究富春江碑林,一起缅怀了范仲淹的忧乐精神,共同探讨这位古代先贤的道德文章。范国强说,范仲淹笔下的“潇洒桐庐”名不虚传,桐庐的山青秀水是一笔可贵的财富。“今天来到桐庐,对于专家学者来说,不仅能更多地了解范公在桐庐留下的珍贵足迹,也了解了桐庐这方山水福地。”看着先生给桐庐留下的诗句,范国强希望桐庐以这种文化和精神,更好地发展经济社会,保护好这一方山青秀水。
会上,中国范仲淹研究会副会长江坪代表中国范仲淹研究会向我县赠送原人民日报总编范敬宜创作的“潇洒桐庐郡十咏”,中国范仲淹研究会副会长范国强向县图书馆赠送了《范文正公全集》和《范仲淹研究文集》。县委书记戚哮虎回赠了一幅代表桐庐文化特色的范仲淹剪纸像。县文联主席董利荣还向与会专家学者作了题为《范仲淹与潇洒桐庐》的学术讲演。
新闻链接)——
范仲淹与“潇洒桐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