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忘儿时挑灯笼

(2007-03-04 21:04:13)

难忘儿时挑灯笼

       挑灯笼,是儿时在元宵节时最深刻的记忆。
       在家乡,灯笼在节日中一直占据着闪亮的地位。每有节日,从第一个灯笼被高高悬挂起来的那一刻起,节日的味道就变浓了。而一年之中,元宵节的灯笼更被诠释得淋漓尽致。彩纸折成的鼓灯、绘着戏曲人物的八角灯、薄如蝉翼的纱灯,还有龙凤灯、兔子灯、莲花灯……各式各样的花灯由民间高手们精心扎制而成,晶莹剔透,极尽工巧。
       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挑的灯笼是用一块方(或圆)的木板做底座,穿上几根铁丝拼成的长方形的灯笼架。然后在四面镶上玻璃,或干脆花一角钱买一个纸糊的商品“灯笼”。底座上伸出一颗钉子,红红的蜡烛便插在钉子上面,划一根火柴,也就点亮了孩子的眼睛和满怀的惊喜。簇新的衣服,簇新的灯笼,也就是那个年代的孩子的所有满足。
       正月十五挑灯笼是有讲究的,通常是从正月十四开始,连续挑三个晚上。夜幕悄降之后,大人孩子络绎而至,捕捉那若明若暗的灯火和团团圆圆的感觉。在正月十四这晚上,挑着灯笼的孩子们便会成群结队地到大街上去比一比谁的灯笼最亮,最好看。由于那时的材料大都是纸的,一燃即成灰烬,所以小孩子们都格外的小心。但是,还是不时有伙伴发出尖叫声,自己的灯笼付之一炬,只好看别人玩。灯笼着火,并不是什么坏事,总会搏起一旁“护驾”的大人们的笑声。
       大人们还故意让孩子进入他们设下的“陷阱”,使孩子们的灯笼着火。大抵是这样的简单伎俩:有大人对孩子说“灯笼底下着火了”,便有孩子天真的把自己灯笼真的翻过来,灯笼中的蜡烛点燃灯笼的纸,灯笼着了,孩子哭了。大人们是不忍心孩子哭的,灯笼是没了,大人找来大白菜的跟,在中间挖空,放进一截喜庆的红色蜡烛,让孩子放在手里托着,一样可以找回快乐。  
      现在的孩子,不似以前,小灯泡代替了蜡烛,灯笼的材料也由过去的纸变成了透明塑料,不必担心疾风将它吹灭,也不必担心有烧着灯笼的情景了。不过,却也没有了昔日灯笼那若明若暗的味道。然而,孩子们是热情不减的,看到灯笼,依然要央求妈妈买来一个,传统的,现代的,只要色彩艳丽,都能给孩子们带来欢乐。
       每个生命都有他快乐的童年,不论经历了多少岁月,那些情境依然鲜活如初,并成为他们生命的底色。岁月就是这样反复轮转着,从童年到老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