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版《红楼梦》,能否重现经典?

(2006-09-07 23:12:53)
新版《红楼梦》,能否重现经典?
       央视投巨资重拍《红楼梦》的宣传铺天盖地,“红楼梦中人”全球华人演员海选活动正式启动,北京电视台、中影集团力邀请导演胡玫,新版《红楼梦》呼之欲出,计划长度50集,明年开机,2008年奥运会前后播出。
       此消息一出,满城风雨,报纸、电视、网络等传媒展开了一场“要不要重拍《红楼》”的大讨论,议论的焦点是:新版《红楼梦》能否超越旧《红楼》?是更上一层楼,还是狗尾续貂裘?
       20年前,由著名导演王扶林执导的电视剧《红楼梦》吸引了亿万观众,给许多人留下了浓郁的《红楼梦》情结。在我们眼中,欧阳奋强和陈晓旭是所有贾宝玉和林黛玉形象中最理想的化身,还有那首令人念念不忘的《枉凝眉》,它荡气回肠的旋律大有绕梁三日余韵不息的美妙:“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悲、愁、叹、恨,百感俱生。
    新版《红楼梦》,能否重现经典? 新版《红楼梦》,能否重现经典?
       老版《红楼》的成功在于主创人的敬业精神和合作者的通力配合,一部戏,拍了几乎3年。演员的遴选是万中挑一,“经过半年多的准备,3个月的认真挑选,从全国十几个省市及北京地区近万名的候选人中,筛选了近百名竞选者参加录像,然后再从这近百人当中最后产生并确定50名角色人员名单。”这50名演员还要在“大观园”里一起生活、学习、排练,学习内容包括琴棋书画,还要上专门的《红学》课。这劲头,真跟古代培养大家闺秀似的。拍摄过程由最知名的几十位红学专家把关,据说剧中几乎每一件道具都做到了尊重原著,连一个小手帕、小酒盏都不放过,耗费了巨大的物力财力,才拍出这样一部传世的经典巨制。
       多少年了,多少题材都重拍过,有的甚至重拍了好几回,但在电视剧领域,似乎没谁再动《红楼梦》。原因自然多种多样,但旧版本的难以超越,可能最为绊脚。在“戏说”与“大话”愈演愈烈浮躁的今天,重拍《红楼梦》真的能超越原有的经典吗?一些重拍者及其拥护者认为,现在电视艺术的发展已非昔日可比,技术手段也已更新换代,所以完全有信心拍出一部全新的“集艺术性与观赏性为一体的”《红楼梦》来。
       从现在运作的状况来看,我就有三大担心:
       一是时下时代太浮躁,制作方、演员能否沉心入戏?老版《红楼》出来时,没有什么声势浩大的选秀活动,是默默拍了三年,然后抬出来,选演员也是极低调诚实的,没有什么明星效应的概念,谁合适谁就演,不是谁红谁来演,或者谁能制造噱头谁来演。深谙《红楼》的精妙之处,那才是创作艺术作品的态度,而不是圈钱的态度。我实在不敢想像新版要拍多久,但是想来绝对不可能再拍三年,没准拍三个月就杀青了。作品没经过细究就拿出来显摆的后果是很很严重的,单单金庸作品的翻拍就已经万人唾骂,那么《红楼梦》拍出来所造成的曲解与误会是不是更可怕呢?
       二是不要空有一副好皮囊,有了技术,没了艺术。20年沧桑巨变,电视的表达手段比20年前进步了许多,没人会怀疑画面的质量、光影的效果,可现代技术翻拍经典的一个通病,就是画面看着好看,韵味没了。“大观园”固然可以通过电脑合成做出精美的特效来,但是黛玉的蹙眉、熙凤的弄巧、宝钗的心计,这是任何现代技术都无法替代的,表现出来又谈何容易啊!创作态度潦草应付,商业味太浓,或者是胡乱加一些噱头,甚至戏说。用《红楼梦》里的话说:“空有一副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西游记》续集就是犯了这个典型的毛病,结果反响平平。
       三是启用日韩演员真是走向国际的撬门石?如今,一个面向全球华人的“寻找红楼梦中人”的选秀活动正开展得轰轰烈烈,新版《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演员将通过这样的方式产生。主办方也表示,为了加强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不排除邀请日韩明星加盟的可能。这时,咱犯了嘀咕:《红楼梦》是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如果剧中的角色启用日韩演员,真的想象不出他们如何体现古代人物的复杂内心和情感。难道只有选出个洋宝玉和洋黛玉,才能使红楼梦走向国际?这是量体裁衣选演员,还是制造噱头好作秀?
       对于我们民族这样一部皇皇巨著,大家心怀尊重;经典作品在前,对新拍有所质疑——这是很正常的,甚至也很必要:民意滔滔,自会让剧组绷一根弦,让他们更认真些、更敬业些。但话说回来,还没看到拍成什么样,就先一棍子打死,这就不必。何妨多点耐心、多些宽容呢?好坏总得看了才知道,您说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