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流行“注水”,注水猪、注水鸡、注水鸭......其危害是妇孺皆知。如今,电视剧也“注水”,原计划拍摄30集的,加点与剧情无关的空镜头什么的,剪辑成后就成了30多集,虽然拖沓的情节强奸了你的眼球,可投资商是金钵满盈,一边乐的数钞票去了。注水肉有工商等等部门在严查,可这注水电视剧还真就没有人严查,一般编剧、演员对投资制作商考虑到接活、出镜等原因,也是“哑巴吃黄连”,能忍就忍了。最近,却蹦出一大腕,勇敢的对“注水”电视剧说:NO!结果成了众矢之的,受到数十家影视制作公司联合声讨“弹劾”,并被冠以“戏霸”之称!他,就是——“刘罗锅”李保田!
缘起:都是“注水”惹的祸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著名演员李保田主演北京时代春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拍摄的电视剧《钦差大臣》,据他诉称,双方合同中约定,《钦差大臣》共30集,李保田酬金每集10万元;该剧发行的总集数如果超过30集,应得到李保田的书面认可,未经其书面认可超出的集数,公司按每集30万元向李保田支付酬金;如果未经其书面认可,公司擅自播出,公司应向李保田支付违约金100万元。李保田发现,该剧播出时有“注水”行为,将该片由30集拉长至33集,于是大为恼火,一纸诉状将“时代春天”诉至北京市朝阳法院,要求支付超过30集部分(共3集)的酬金人民币90万元并支付违约金人民币100万元共190万元。
这面,“时代春天”也不是省油的灯。你李保田这么说,我可就不愿意了。于是联合数十家影视公司“声讨”李保田,称其耍大牌、用人唯亲,并表示李保田是“戏霸”。“时代春天”负责人吴晓日前在京举办的小型记者会称,李保田此举早有预谋,摆明了是要设下陷阱敲诈钱财,劝其他公司封杀他。
交锋:戏霸,从何说起?
何为“戏霸”?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我国梨园的几大名角都被扣过这个帽子。乍听见,嘿嘿,一演刘罗锅那么好的老艺术家,曾获得过国内多项影视大奖,咋就成了传说中的“戏霸”?还真有点60、70年代上纲上线搞批判的感觉,令人始料不及!
针对十几家影视公司控诉李保田是“戏霸”一事,李保田方面的代表窦先生做出回应,他表示李保田“不会和这些公司的老板一般见识,如果以后没有公司再找李保田拍戏,他就不演电视剧,退出荧屏了”。窦先生还表示,他认识李保田已经有十多年了,是在李保田和他的几个朋友办画展的时候认识的,这些年来,他们一直是很好的朋友,在窦先生的眼中,李保田是一个清心寡欲的人,不爱交际,不爱应酬,也没有很多朋友,对于宣传、广告,李保田都很排斥。不拍戏的时候,在家就是画画、看书。
李保田在演戏的时候确实有“霸气”,能牵得住观众的视线,能“霸”住镜头,在生活中呢,他霸住什么了?充其量是拍戏的时候给亲朋好友弄个角色,拍戏要价高点,这也是签了合同制片方同意的。如今,你制片方拉长剧集,占了人家的便宜,他不满告状,就成“戏霸”了?制片方还兴师动众,弄了十多家影视公司联手讨伐,对那些圈内众所周知的每部戏都要和制片方闹矛盾、拍戏把导演弄得天天哭、气死了合作伙伴、动不动搞点婚外恋的人,你们怎么就不点名讨伐了?大牌演员为什么喜欢耍大牌?很多都是一些影视公司给娇惯出来的,如今,危害到自己了,又跳出来指责,还捡个软柿子捏,这欺软怕硬也忒明显了吧。
行业内的不正之风当然得纠正,不过,需要一些真正敢说话、说实话的人出来,别为了泄私愤揪着某个人不放,感觉小家子气。真要为行业好,你们联合起来,弄好规章制度,规范这个行业。对于李保田这个非典型性“戏霸”,我看,可以放一马。
冷眼:对“注水”说NO,按法律、合同办事
好好的一故事,本来3、5句话就可以讲完,非要唧唧歪歪弄个10句、8句才说完,烦不烦呀!上面所说的33集的东西还是从原来准备的30集的素材里剪出来的,也就是说整部电视剧像“注水猪肉”一样平白多出了200多分钟的内容。这样,看电视上播放的效果,拖沓繁长,总觉得有削足适履之感。
其实,业内人士都知道,许多影视公司早把往电视剧里注水当成家常便饭,所以李保田告得有道理。著名编剧宁财神说,现在业内注水现象比较常见,“李保田打官司的本意是,说好几集就几集,别多出来,但业内都知道这一点,影视公司为了赚钱,都会多剪出几集来。比如和演员签合同是拍20集,最后卖片变成了24集,很多编剧、演员都是吃哑巴亏,为了下次合作,也就不多说了。李保田性子直,把这件事给捅了出来而已。”
宁财神还告诉记者,有的制片方为了挣钱,把原来的剧本节奏破坏掉,硬加上各种空镜头,旁白,把节奏拖慢,拉长,这实际上对电视剧作品本身伤害很大。李保田是这部戏的主演,他要考虑到自己的招牌,所以会很在乎这样的事情。
宁财神说:“前几年这种拉长,加集的现象很严重,现在大多数编剧、演员签合同的时候都会加一条,按集结算,这样估计制片方就不会再多剪了。”宁财神建议内地的影视人多学学港台,“他们更规范,又讲规矩又敬业,是我们内地影视人该好好学习的。”
此外,一些演员也普遍对“注水”电视剧不满,他们说,“经常是电视剧播出了,发现多了两三集,和我们签的合约不一样,可影视公司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也没法说去,就忍了。也就是李保田这样的大牌演员敢公开的告影视公司,其他一般的演员提都不敢提。”
目前,李保田的起诉已交北京市朝阳法院知识产权庭审理,并进入了取证阶段,9月初将正式开庭审理。
相关法律界人士表示:“最终法院的审理还是会依据合同,如果原定为30集,拍多了,就是制片方违约。此外,即便是演员在签合同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法律上合同双方也是平等的。如果影视大腕提出的条件高,投资方可以不请他,但是签了合约就要完全按照条款处理。目前中国确实没有行业协会,在有些国家碰到这种事情不用到法院起诉,交给行业协会处理就可以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目前我们的影视制作缺乏行业管理机制,从近来影视圈频发的纠纷看,出台行业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