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海渔樵
北海渔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1
  • 关注人气: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为心声  耐人寻味--读孟学农诗《心在哪里安放?》

(2009-07-20 08:21:42)
分类: 散文随笔

                   诗为心声 <wbr> <wbr>耐人寻味--读孟学农诗《心在哪里安放?》

     孟学农是山东蓬莱人,与我是乡党,所以对他沉寂一年后近日公开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诗文《心在哪里安放?》也就格外关注。

    孟学农是一个命运坎坷的当代政府要员,2003年在做了3个月北京市长后因SARS爆发引咎辞职;2007年复职山西省长,200多天后,又因襄汾县新塔尾矿溃坝事故再度引咎辞职。

     这首诗文一经发表,即在全国媒体与网络上引起热议。多次默读,反复咀嚼,耐人寻味。可以看出这篇抒情诗歌,明显是在抒发作者内心那种不能遗忘、难以安心、不便表达但又抑制不住的复杂之情。应该说诗文反映了孟学农的真实感情,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造作的谴词,是一首用白描手法写就的通俗抒情诗,但字里行间中却透出了一个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种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和壮志未酬的巨大遗憾,读来令人心头一震。两起两落,高官卸任,个中滋味,常人难品。诗为心声,仅从诗文看,就知道老乡孟学农是一个用脚走路的人、用心做事的人、用情自守的人,是一个好官、好人! 

     附原文:

 

                      心在哪里安放?

                          孟学农

  默默地思量:心在哪里安放?总想总想把她遗忘—京畿西面的屏障,黄河,太行,汾水吕梁,五台云冈……还有那3700万老乡!

  心在哪里安放?在烈火熊熊的太钢炉旁,在黑金滚滚的大同煤矿,在晋南改造黄土地的村庄,或是,在雁北那啃着光秃秃草根的牛羊……

  心在哪里安放?曾在江南水乡,塞外山梁,袅袅烟绕的庙宇,萋萋青草的毡房,或是,伴着大城市的美味佳酿,在妻子柔软细腻的胸膛,生活本来就惬意舒畅……

  心在哪里安放?流转的时光,叩拜着敬畏的上苍,即使是农田、工厂,即使是商店、学堂,莽莽苍苍,过过往往,民主文明富强,那是人类最终的理想。

  我多想多想,让窑洞传出书声朗朗,孩子们挥就健壮的臂膀,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我多想多想,让母亲充沛的乳浆,缓缓地滴入孩子的口腔,婴儿在温暖的怀抱中成长。

  我多想多想,让干涸土地得到灌溉,淙淙之水在贫瘠的高原上流淌,泥土的芬芳、晨曦的阳光,绿色的情景成为并不苛求的向往。

  我多想多想,让鬓角斑白的老人,该吃饭吃饭,该上炕上炕,手中有余钱,家里有口粮。

  我多想多想,手拿把攥着命运的人们,事该干,福该享,冲就冲,浪就浪,舞就舞,唱就唱,五千年文明史再不让我们悲怆。

  哦,北国风光,吕梁太行,民族脊梁,铜壁铁墙。黄河拍岸的浊浪,一代代生生不息的愿望,在三晋大地闪射出后发的光芒。

  融入吧,像细小灰尘一样,冉冉升起悄然落下,覆盖在祖国的土地上,心,不需要安放,只要在难忘的地方,有山在呼唤,有水在荡漾,心,就在挥洒的过程中—发光、闪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杭州日全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