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万岁
——读王蒙《我为什么写作》有感
我们究竟为什么而写作?写作究竟又为什么可以这样充实我们的灵魂,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其实这有关写作的一切,最终都应该归因到写作与生活的联系上!
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唯有在与文字的交流对话中,我们才能更冷静地反思过去,思考当下,憧憬未来;唯有在文字王国的徜徉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历练情感,使生命的每分每秒都焕发勃勃生机。而在语言和文字的交流过程中,那些月下校园的歌舞,细雨濛濛里的踏青,曾经生如夏花般灿烂的温暖跃动的心都将一一成为青春最珍贵的回忆。还有那些曾经认为是痛苦的苦涩便不再是痛苦,而是辉煌;那些所谓的灰烬将不再是灰烬,而升华为一种蓬勃炽热;那些所谓的纷纷的心愿迷离,便不再是迷离,而是千帆竞发,长风破浪,披荆斩棘!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王蒙先生所说的:文学就是怀念,文学就是复苏,文学就是青春,文学就是人生的滋味,文学就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文学就是生命所剩余的一切!这就是关于文学的最真挚的理解和感悟了吧!因为在字里行间,不仅让我们拾起了转眼过去的日子,还有那些充满遐想的日子、多变的日子更让我们备感惊奇!
而文章犹如溪水,生活则就是其中的源头。如果源头永不枯竭,那么溪水便会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学会写作,前提就是得学会细心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生活,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且行且悟”。因此,懂得写作的人,懂得用文字记录平常生活中点点滴滴、记录自己所思所想的人,久而久之必然会拥有比别人更为宽阔的臂膀,这种特有的品质将会让我们面对一切看似沉重、不愉快甚至是可怕的事情都能泰然处之。也许这也就是文学或者写作赋予我们人生的意义吧!尤其是在当下这样快节奏生活的影响下,通过写作可以更好地沉浸自己,抛开浮躁,炼就淡泊高远的人生态度。
所以,为什么有的人拥有了一切名与利,可却永远愁眉苦脸,失魂落魄,而有的人尽管清贫如洗,却可以笑脸常开,生活得有滋有味?为什么有的人遇到挫折却只能畏葸不前,而有的人却可以智慧地将种种不顺看作是壮大自己灵魂的契机,告诉自己:先蹲一下,再往上跳也未尝不可呀!为什么有的人犯了一次错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始终保持原地踏步的节奏,而有的人却善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成就下一次更完美的蜕变呢?
凡此种种,我想我们可以在王蒙先生的这篇文章中找到最佳答案:即文学是有为更是无为。换言之,学会写作,是为了让我们看清目标,有所成就。而在奋斗的过程当中,又何尝不是对自身见识、心灵的挑战和历练呢!因此,懂得写作的人,热爱写作的人,必将在一次次的有为中学会旷达,学会执着,学会珍惜,学会惨淡经营自己的人生,最终达到精神上的超脱。这也就是文学所期待的最高境界!
这样,当我们的生命走到尽头时,我们就可以这样自豪地说:“天空上没留下任何痕迹,但我已飞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