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大家都知道,摄影是用光的艺术(也是“用光”的艺术,摄影师懂的)。好的光线是好照片的基础。
新生儿摄影虽然和其它领域的人像摄影大不同,但光线却同等,甚至更重要。80%的好片都是基于对光线理解和掌控。而一张好片的80%都归功于好的用光。
大部分新生儿摄影师认为自己拍不好是因为不会造型,缺少好看的道具。但在我看来,目前咱们这行的首要问题还是用光 - 或是光的方向不对,或是光线太硬。有些姿势摆得很完美,却可以说连用光常识都没有,包括开了好几年课老司机。比方说玉米卷和撅臀式,光线毫无道理地顶屁股而来,请问这是为了突出屁股好看么?
虽说艺术是很主观的东西,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有些默认的规则和常识值得遵循。除非有特别的理由反其道而行之,是为“创意”。但恕我愚钝,实在看不出光从屁股来的创意点在哪儿......
一直有人问我怎么包裹、怎么摆姿,用什么镜头,道具从哪儿买的.......却几乎没人问我光线的问题。说明大家完全没有意识到光线的重要性。我自己在入行的头两年也差不多是这样(所以不要再看我早期的作品),甚至很武断地认为大师的片好是因为她们后期牛逼。很久以后才明白,前期的用光才是第一位的。
我们可以改变光线的明暗、强弱、对比、色温,但改变不了光的方向。而且光的质感在拍摄的瞬间已经凝固了。后期可以修复一部分,但很难还原到理想的程度。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在想:甭废话了,你行你来点有用的啊!
来就来嘛,我总结了七字经:一看二练三比较。
看:重新审视大师的作品(千万别把各路牛鬼蛇神都当大师,否则你会在坑里越陷越深),留意几个方面:
1、光线的来向;
2、主体和光线之间的摆放角度;
3、主体的脸部受光区域;
4、明暗的过渡和对比;
5、拍摄角度(机位);
练:准备三样东西
一扇窗;
一块窗纱或者柔光布;
一个布偶娃娃;
把娃娃放在豆袋上(没有豆袋可以用沙发茶几或床替代),沿着360度圆,变换主体和光线之间的角度。每旋转20度拍1张照片,(注意我这儿打的是逗号)
较:即是比较
上面的练习结果比较,看光线以什么角度落在主体上让画面看起来最舒服。还有一组比较是光线经(窗纱/柔光布)过滤和不经过滤的效果,看柔和度。
在我们纠结怎么摆姿、怎么包裹、怎么拍蛙式立式吊式之前,还是先学习用光吧。不过请记住,“好的光线”不等于“好的用光”。前者只代表客观的光线条件,后者才是摄影师的驾驭。具备好的光线环境不代表就能拍出好照片。如果运用不当也是白搭。
这些内容本是我在小班课上的讲授重点,今天拿出来分享也是舍了老本了。并特意配了几张没什么道具干扰的基础造型片。
PS: OMG,真不敢相信,我堂堂的资深文艺女青年,竟然有一天会堕落到,不, 沦落到写这种技术帖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