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乐评雨果制作易有伍黄红英客家歌手音乐 |
分类: 琐记随笔 |
对雨果音乐的最初印象,是早些年在很多CD封面上看到“雨果制作”的字样。所以,当朋友上周突然问我想不想去参加招商银行举办的雨果音乐音响鉴赏会时,我觉得这两个字既熟悉又陌生。经他提醒才想起
-
熟悉是因为以前经常在CD封面上看到,陌生是因为很多年不买碟了。喜欢的音乐都从网上下载。
原来,我这个朋友多年前曾跟雨果制作合作过,好像是做些音响器材和电台音乐节目之类的事情。跟雨果创始人易有伍先生很熟。而这次活动的策划人又是他的旧同事,也就是要请他去的那个人……既然有这么多的渊源,我怎么都要冒充一下音乐发烧友,去凑个热闹撒。也顺便拜见一下朋友口中的易有伍
-
一个富有艺术才华却又极度低调的怪才。除了在音乐上的造诣颇高,易先生还是名摄影高手。听说他拍的荷花是最最特别的
-
以我朋友的眼光来看。而雨果的很多CD封面,都是易先生亲自拍摄制作的……这让我不得不对这位全能的鬼才肃然起敬。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小时候写作文常用这句),我跟去了。那天人还挺多。大都是招商银行的金葵花客户。从现场的反应来看,这些观众里真正懂音乐的人并不多。好在那天的主题是音响器材。不然我真要为易先生的对牛弹琴叫屈。我特别开心的是听了不少雨果音乐的母带。加上好的音响,令那些熟悉的歌曲听起来清透、干净、空灵。和以前听过的压缩带相比,一个是浑浊的池水,另一个是清澈的山泉。原来CD的音质从母带到压缩碟的损失这么大。而头版碟和第几千版碟的音质相差也非常大。听易先生说,由头版到第五千版的损失起码有20%。所以他建议大家买碟的时候注意选择版本……
朋友不无得意地告诉我,他那一大箱民乐碟里,好多在当时封面都还没出来易先生就送给他了。这让我妒嫉的同时还起了某种邪念。下次趁他不注意的时候,从他家摸几张回来作收藏。嘿……嘿……嘿……(擦掌ing)
前来捧场的还有著名的客家歌手黄红英。听说70年代末她就在深圳的第一家酒店
-
竹园宾馆唱歌。主要是模仿邓丽君。刚出道的时候演唱了电视剧《公关小姐》的主题曲……从出道的年份和名字看,我以为黄红英怎么也是个身材开始发福的中年偏老的女人了。可她的出场着实让我大吃了好几惊。一袭鲜红的绸缎礼服,身材纤细高挑、姿态婀娜、长发如瀑。远看没什么皱纹。弄得我开始还以为是礼仪小姐上来了。
黄红英的演唱掀起了鉴赏会的高潮。再不懂音乐的人也知道看美女。更何况她的嗓音好,唱得有水平。尤其是在她清唱客家山歌和邓丽君的歌的时候,场内静得连掉根头发的身音都能听到。所有人都陶醉得不行。人家唱完了,观众还倾着脖子愣在那儿不知道鼓掌。不断地要求再来一首。就这样一首又一首,唱了好几个最后一首,总算放她走了。
说实话,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所有的山歌都是扯着嗓子往死里喊。听了黄红英的客家山歌,我才知道山歌原来也可以这么轻柔悦耳……这么好的一位歌手,长期居于二线太可惜了。不过想想,艺人除了要有实力,机遇太重要了。易有伍先生可以算是她的伯乐和贵人。我总觉得在这样的强强联合下,她还应该有更广阔的空间。
鉴赏会完了之后,我特意跑上去见了易先生。现实中的他比想像和传说中更低调、和善。斯文朴实的样子,容易让人想到山村教师。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相貌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以他丰实的音乐才华,制作了很多好的中国音乐,包括原创和一些母带的后期处理。
客家歌手黄红英 -
老易抽奖 -
前一篇:疯狂华强北
后一篇:10月9号出发,走大香格里拉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