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药费,好生糊涂

(2007-05-18 15:31:49)
分类: 闲谈杂论
昨天下午去华侨城医院,给我骨折了的脚换药。中医骨科那会儿很清静,没有病人。诊室里,星期一给我治疗的那个笑呵呵的小年轻不在。他对面座位上那个年纪大点儿的医生正在悠闲的电话聊天中,脸正对着门。我故意悬着那只受伤的脚,在门口站了一小会儿。他装作没看见。单腿站久了有些撑不住,我只好退到外面正对着他的椅子上等。他挂断之后又拨打了另一个电话。我就这么直勾勾的瞪着他,看它能坚持多久。
 

大概是被我紧盯得不好意思了,这医生才不紧不慢的放下电话召见我。他知道我来换药的,开始就问:“他上次收了你多少钱?”这是个什么问题?我听得一头雾水。便反问他:收费标准不是确定的吗?上次收我多少钱跟现在有什么关系?他用我听不太懂的广东普通话回了几句,我还是糊涂。但实在很难跟这个医生沟通。他显得十分不耐烦。人在屋檐下,不得不忍气吞声。任他开药。

 

老妹拿了药方付款回来,告诉我说这是4次的。我接过付款单看了一眼,那张小红单上很清楚的写着:单价15,数量4次。医生飞快从我手上夺去两份单据。一份是收费处粘好的药方和收费单,应该交给医生的;另一份小红单似乎是应该给患者的,他一并夺了去。揣进自己的白大褂口袋里了。动作和上次那个医生一样迅速。我问他是不是4次敷药的单据。他说不是,只是这一次的。边说边弄药。我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调完敷的药后,他剪开我上次的纱布,在伤处周围摸了摸。抱怨上次那个医生声么都没给我弄。我正满怀感激,突然一阵钻心的疼痛袭来。我本能的大声尖叫。他正用力挤压我的内踝骨。说是刚才摸到裂缝了,要用力把它掐拢才会好得快。接着又是几次重重的挤压。痛得我鬼哭狼嚎般惨叫,差点晕死过去。老妹吓得从斜对面的中药房跑过来看究竟发生什么是事儿了。偶尔打从门口过的患者也诚惶诚恐的看着我们……原来中医的治疗手法竟这般歹毒。骨裂真要靠医生用力挤压才会缝合?上完药医生叮嘱我周六上午再去换药。并非常严厉的警告我:如果你再像刚才那样跳来跳去,以后就不用来治疗了!我连连点头,唯命是从。

 

出了诊疗室,老妹想来想去,总觉得这收费不清不楚的。首先同样是中药,上次3副药不到20块,这次2副药却要80块,其中还有59块需要自费;其次是刚才那张被收了去小红单,明明写着是4次,医生硬说是一次的。为了搞清楚着糊涂帐,老妹暂时把我撂在挂号大厅,自己跑去问刚才那个医生。几分钟之后又满脸狐疑的回来了。中药的事儿倒是查清楚了,这回开的不是普通的红花,而是西红花。也就是那需要自费的部分。第二个问题得到的回复还是一样:60块是这一次的敷药费。医生跟她说:一次15块怎么可能?药、纱布、夹板这些不要钱啊?她也无可奈何。搀着我一路嘟哝着打车回家。

 

带着满腹的疑问,我们一回来就找出上次所有的收费单据。结果发现上次敷药收了我整整100块。那张红色的收款清单,当时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医生夺了去。这里只有一张除了打印在“治疗”栏里的金额100,其余什么也看不出来的扣款单据。因为只有那么几项支出,我用排除法知道哪张是敷药的。晚上打电话给上次帮我交费的朋友老金。他非常肯定地告诉我,那张小红单上很清楚的写着是4次。其中药费40块(每次10块),人工费60块(每次15)。如果下次去,那个年轻的医生认4次,那他就没问题。要是不认,两个人使的就是同样的伎俩-障眼法,趁患者还没看清楚就飞快将收款清单抢去。让患者下次去时空口无凭死无对证。其它处的收费清单却都还在我手里。这太可疑了。

 

我犹豫了很久要不要打电话向医院反映这个情况。打吧,怕万一他们下去调查,医生知道了以后会对我怀恨在心,趁治疗之际报复;不打吧,又担心明天去再吃同样的亏。最终还是打了。向医务科的一位李先生反映了情况,主要是想知道中医骨科副药的收费标准到底是怎样的。本来不愿意透露姓名。但对方为了确认确实有这样一个当事人,一追问我就招认了。也无所谓,反正我又不是针对哪个医生,只是对计费标准有疑问。

 

一切得等到下次去换药时,见到那个年轻的医生才会有解释。估计两个至少会有一个有问题。下次我带个相机去,将那张小红单拍下来。这样即使医生收了去,我也可以出示证据。省得他们赖账。还有,我就诊了两次,可病历本上医生连一个字儿都还没写过。下次去让他俩补交作业。

 

我很少上医院。也从不注意收费问题。每次都是他们从医疗卡上扣,该多少是多少。我从来不会回头去对账。但我老妹是当家人。听说每次带孩子去看病,医院每项收费标准都能在显示屏上请清楚楚地查到。小城市尚且如此,深圳的医院怎么就做不到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