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不哭,我们在拒绝中成长

标签:
就业难苏同学硕士新快报抗压能力士兵突击朱汉斌杂谈 |
分类: 我思 |
一名女生在面试时情绪失控,流泪不止。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摄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2010年3月21日,《新快报》A3版推出的《女硕士揾工艰难嚎啕大哭》,一时引起人们极大关注。报载,暨南大学中文系的女硕士苏同学,因找工作频频遇挫,在广东省201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上,她面试时情绪失控,不禁嚎啕大哭起来。
毕业,就意味着就业!找不到工作的滋味,我也感同身受,那种无奈、无助和彷徨,言语难以表达。硕士哭,不代表她软弱,也不说明她心理素质差。哭,只是一种情感的发泄方式。当然,招聘公司“希望能找到抗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我们也要表示理解。
双向选择,择优录取。我们不应谴责硕士,更不应该为难招聘公司。求职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找工遇挫的经历。我记得1998年毕业时,也是找了两个多月才找到工作。这其中,我遇到的压力,碰到的困难不比苏同学少。但是,我没有哭,我学会在拒绝中成长,就像《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一样,不抛弃、不放弃。
直到现在,我记忆中最深、最难忘的经历不是初恋,而是毕业时求职就业的那段经历。对于一个刚从校门出来,没有多少经验的新人来说,在毕业前夕,你要学会一下子长大,独自去面对所有的问题,承担所有的压力和挫折。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奈之举。
我十分鄙视稍有不顺,动辄泄气,一蹶不振,重则轻生的大学生。尽管漫漫求职路上会遭遇各种挑战,甚至冷眼相看,但是,同学,别哭!工作不是哭来的。中国地大人多,从不缺大才,也不缺小才。只要你摆正心态,就业就不难!
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求职路上,还是生活当中,我们都要学会坚强,学会在别人的拒绝中成长,坚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这样的明天才会更美好。